可不待他们细想,辩解的李秀才就再次出声了。

  只是这么一句话,直接将等着他继续辩解的百姓们给干懵了,继而脸色大变了起来。

  “李秀才,这么说来你算是支持刘老三的想法?他说的都是对的……”

  “当然不是!”

  李秀才缓缓的摇了摇头,嘴角挂着一丝冷笑的看向众人:“我说我错了,不是因为认可刘老三刚刚分析的,而是我对刘老三之前的评价。

  我刚刚说他有点小聪明,可现在看来,他是蠢的不行。”

  “你、你……”

  “闭嘴,蠢就老老实实的听我说!”

  李秀才怒喝一声:“你的第一条我不反驳,因为这是事实。

  第三条我不予评价,因为朝廷对海外三国到底是什么态度我们不清楚。

  但即便如你所说,朝廷会获得大量的补偿,可也并不意味着朝廷就一定会将这一部分金银投入市场之中。

  或者说朝廷也不一定非得要金银,难道就不能将金银换成等价值的货物吗?

  第二和第四条,我倒是有不同的想法。你说征服各国有银矿和金矿,可以挖出大量的银子流入市场。

  你觉得你这个想法只有你能想到?历朝历代的帝王、官员们都没有想到?

  金矿银矿的确难找、难开采、提炼难、效率低、成本高,但朝廷若是真的下定了决心也不是太难的事儿,毕竟在历代高层眼中百姓的命是最廉价和最容易获取的。

  但为什么没有这么干?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么干的确会缓解眼前的局面,但之后会彻底引爆更多的矛盾,会让王朝加速衰退,甚至埋下亡国的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非得通过赋税等等手段来满足朝廷的所需?陛下和当朝这么多名臣都想不到?

  第四条的商税,这是一个趋势,或者说这是一种最后的调节手段,能不用尽量还是不要用的好。

  但若是没有办法了,用一用也无妨,我想商人们也不会反对的。”

  唉……

  百姓们心中齐齐的叹了口气,这一刻他们觉得心好累呀。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反驳,可他们要的答案依旧没有出现。

  似乎是听到了百姓们心中的声音,李秀才继续道:“我们言归正传,讲讲到底哪来的银子,又怎么解决财富集中的问题。

  第一个来源,还地于民,先用后还,大明有多少耕地我不清楚,但估摸着应该有**亿亩,加上中南半岛、朝鲜等等,至少要找过十五亿亩以上。

  就算是原本有些是属于百姓自己的私有田地,打个八折吧,这就是十二亿亩,

  亩均六两银子,三十年还清的利率是两成,总得算下来就是八十六亿四千万两白银,分摊到三十年,每年也有两亿八千八百万两白银。

  再加上赋税、商税等等,三亿五千万两白银,够不够?”

  我的天啦……

  百姓们立刻就兴奋了起来,竟然把这个给忘记了。

  可他们的兴奋只是持续了一两息,李秀才的另一句话犹如当头一盆凉水泼下来,将他们的兴奋瞬间转变成了愤怒。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