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缅甸、暹罗、安南成为大明的粮仓,让东南沿海成为我大明的渔场,让扶桑等地成为我大明的矿区。

  如今扶桑成了矿区、中南半岛诸国成了我们的粮仓,西域、吐蕃成为果园估计也就是明年中秋前的事儿,瓦剌(卫拉特四部)、鞑靼成为牧场最迟也就是三年的事儿。”

  “朕梦想有一天,大明内部平和,百姓安居乐业,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大明的百姓能吃的饱、穿的暖,家有余粮,家有余钱;

  现在,内部平和、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等朕基本是做到了,但还不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吃饱穿暖有余钱。”

  众人浑身一震,毕自严低声道:“陛下,住有所居、病有所医也算是达成了吧!”

  “不,虽然朕成了岐黄研究院,建立了村镇、县、州府、布政司、北京城的五级医士制度,他们自己也有自己的医学院培养体系和药材种植地,

  但这也仅仅只是说能看的上病,实际上,百姓们只有重病、忍受不住了才会去,而且看病依旧算是贵的。

  而住有所居……虽然现在百姓都算是有住的,但那也仅仅是能容身,九成都是土木茅屋,

  或许下大雨时外面下大的,里面下小的,夏天闷热不透气,冬天四处透风。”

  说到这里,崇祯再次扫视了群臣一眼:“朕所想的住有所居就如同迁移到中南半岛的百姓们一样,都能住上砖木结构的三合院,清爽自在。

  而病有所医则是普通的风寒等等自己花钱,而一些重大疾病,朝廷即便说不能全部承担,但也要承担部分,至少要给百姓们活下去的希望,

  而不是一旦得了重疾就不治等死。

  最后的则是老有所养,在去年朕废除科举设立三级义务教育时就明说了,我们要培养经济人才,大力发展经济,为百姓们减轻负担,其中就包含养老。

  诸如南朝的六疾馆、孤独园?,唐朝的悲田养病坊?、北宋的福田院、元朝的养济院等,

  可这些都是朝廷出资、商人捐赠,一旦没有了这两者就立刻陷入困境,那我们能不能独立设立一个机构,让这些能自由运转?”

  呼……

  群臣呼吸急促了几分,眼中满是震惊、兴奋和无奈之色。

  震惊的是皇帝今天对当年那个梦想的阐述,尤其是刚刚说的三项,简直惊呆了他们。

  兴奋的是如果真能如皇帝所说,不……只要皇帝再在位三五十年,不糊涂,住有所居一定会实现,病有所医就不好说了。

  毕竟梦想和幻想还是有区别的。

  即便如此,那么整个大明……崇祯一朝将是整个华夏史上最为璀璨的一个时期,而他们这些人都将被历史记住。

  无奈的是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能实现,但这其中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想到这里,毕自严上前一步:“陛下,这恐怕很难!”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