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的诗还真是令人遐想,可惜咱们这次太过匆忙,没有时间去领略一番。”

  崇祯半躺在躺椅上,慢悠悠的念出两句诗。

  后世的江南虽然繁华,但却是缺少了现在的古韵和烟火之气,更是少了那一份意境。

  “不知道这江南之地在大旱之下还能保持多久。”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又谈何容易。”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

  听着皇帝的喃喃自语,身侧的李若涟眼中闪过一丝的心疼。

  想劝慰几句,可嘴巴张了张之后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皇帝十六七岁登基,在危境之下翻身之上,平党争,清吏治,整兵备,练精锐,而后以雷霆之势覆灭为患数年的建奴之患,收复东西蒙古,然后兵指扶桑,彻底镇压和奴役。

  收中南半岛为大明粮仓,开海贸汇聚天下财富……

  待叶尔羌和吐鲁番臣服,外喀尔喀七部和卫拉特四部归附,大明打疆域之广是历代之最。

  一桩桩一件件,随便一件放在其他帝王身上那都是中兴之壮举,可谁知道皇帝承受了何等的压力。

  仅凭这些,皇帝的功绩就是仅次于奠定华夏基业的始皇帝之下。

  “陛下,年老一代有袁阁老、孙阁老、韩阁老、英国公、忠贞侯等人,中青一代有洪承畴、马祥麟、孙传庭、卢象升、郑芝龙、堵胤锡等等人,身经百战的武将更是有二十余人。

  现在三级学校开始招生了,会有大量人才涌出,只要吏治清明,这些人就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您今年才二十五岁,至少还有五十年在位的时间,五十年的时间,咱们大明绝对是站在世界之巅,陛下的‘朕有一个梦想’绝对能实现的。

  陛下打下的基业能让后继之君独领风骚数百年,至于之后的事儿,那就不是陛下能管的了的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哈哈,也是……”

  崇祯大笑了两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闭上眼睛,慢慢的睡了过去。

  而此刻的北京城的文渊阁内却异常的热闹,内阁、军机处、六部官员以及福王等几位亲王齐聚。

  “袁阁老,听说刚刚有三百里加急送回来,可是陛下有什么安排?”

  礼部尚书刘宗周轻声问了一句,众人也都是将目光看向了袁可立。

  皇帝已经离京半年了,说实话刚开始他们还有些不习惯,可过了一两个月之后就习惯了现在的办公方式,按照既定计划走就是了。

  “诸位,陛下到了南京,此次一共传回来五件事儿。”

  众人猛地一愣,诧异的看着袁可立,一个月前韩癀从汉中平原传回书信说是皇帝在汉中平原视察南水北调再造汉中平原的事儿,且下达了全国学习的事儿。

  按照路线和时间算,皇帝这会儿应该是到大同了才对,怎么又跑到南京去了?

  “李指挥使在信中说了,陛下听说安徽和江苏有四个府也被大灾波及了,就想着去看看情况以及看看河南、湖广学习汉中平原的情况。

  然后见见郑芝龙,商议远征海外三国的事儿。”

  “哦……不对……郑芝龙回来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