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登陆作战,海军是关键,陆军是主力。

  至于奉国海陆军两军的默契程度如何,李彻心里也没个准。

  毕竟几乎每个国家都有陆军、海军互不顺眼的情况发生。

  二战时期,日军的海军和陆军就严重不和,连天皇都调解不了的那种。

  无独有偶,美军也是这么个情况,米兹和麦克阿瑟屡屡爆发冲突,甚至闹到联席参谋长会议和罗斯福那里去了。

  奉国的两军并未有过什么矛盾,但间接的良性竞争还是有的,尤其是在海军地位日益崛起的情况下。

  两军除了演习外,也从未联手作战过,毕竟很难遇见一个能让两军合作的对手。

  如今李彻亲自下令,两军协同作战,总共动用军力约十五万,也算是开了奉国的先例。

  不过李彻亲临指挥,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岔子。

  “兵部、户部、工部!”李彻的声音再次响起。

  “即刻统筹军械、粮草、被服、药品、船只修缮等一应后勤事宜,若有延误,军法从事!”

  霍端孝、桓浩然、王崇简同时出列,拱手应下。

  “至于内阁......”李彻看向王崇简等人,“负责统筹全局,协调各部,发布檄文,昭告天下!”

  “此战,乃奉国护佑海疆、讨伐不义、捍卫国本之战,只能胜不能败。”

  “还请诸位上上心,务必使军民一心,同仇敌忾!”

  李彻神情严肃,一字一句地说道:“踏平倭岛,扬我国威!”

  殿内群臣再无丝毫犹豫,齐刷刷躬身领命,声震殿宇:

  “臣等领命,必不负殿下所托!”

  “踏平倭岛,扬我国威!”

  “踏平倭岛,扬我国威!”

  奉天殿内,伐倭的号角已然吹响。

  战争的齿轮一旦启动,便以恐怖的速度咬合运转,牵动着奉国庞大身躯的每一根神经。

  从奉天府开始,延伸到奉国各个角落,全体军民全部行动起来,开始备战。

  李彻耗时三年,只为打磨出最高效的政体,此刻终于展现出了它的恐怖。

  兵部所属的巨大库房昼夜不息地开启。

  堆积如山的崭新盔甲、刀枪、弓弩箭矢被流水般搬出,并打包装车。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箱箱用油纸密封严实、标着特殊符号的木箱,里面装着各种型号的炮弹、手雷和炸药,被辅兵们小心翼翼地装上特制的减震马车。

  户部的算盘声如同暴雨般密集。

  一座座官仓大门洞开,金黄的玉米、雪白的稻米、晾晒好的番薯干、成捆的咸鱼被迅速装袋,随后搬运而出。

  银库内,一箱箱码放整齐的银锭被贴上封条,准备作为军饷和开拔费用。

  李彻很在意这方面,在奉国什么东西都可以拖欠,唯有将士们的饷银不能欠。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虽然是个段子,但也说明一个事实,丰厚军饷是保障古代军队士气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而奉军的饷银,一直是满的。

  工部,各地的军器局、造船厂灯火通明,炉火熊熊。

  铁匠们挥汗如雨,锻造修补盔甲的甲片,打磨枪尖刀刃,替换全新的弓弦。

  船坞里,一艘艘正在维修保养的战舰被优先加速处理,巨大的船体被无数工匠和力夫围绕着,敲打声、锯木声、号子声震耳欲聋。

  通往大连港的各条水泥主干道上,满载军械、粮草、被服、药材的庞大车队络绎不绝,首尾相连,望不到尽头。

  内阁王崇简等人彻夜不眠,协调各方部门,公文如同雪花般一份接着一封飞来。

  盖着内阁大印的指令发往各地,征调民夫、组织运输、安抚地方、发布檄文。

  战争的机器需要润滑,而内阁就是最高效的润滑油。

  奉国正在告诉运转,身为主君的李彻自然也不会闲着。

  他正接见一名下属,接见的地点是寝宫。

  能被李彻在寝宫这等私密的居所召见的,自然是最亲近的近臣。

  然而,来人不是秋白,也不是霍端孝。

  此人一身素白,其貌不扬,属于扔到人群中不会有任何存在感的类型。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当他走入寝宫之时,一众守卫的守夜人都默默别开视线,不敢与他对视。

  “殿下。”来人来到李彻桌前,单膝下跪,表情之间满是恭敬。

  “张震啊。”李彻放下手中书本,无奈道,“我早就和你说过,无需见面就下跪,奉国没有跪礼。”

  张震面色不变道:“其他人不行跪礼,属下却是要行的,殿下对属下有大恩,难以为报......”

  李彻叹了口气,拿这个死脑筋的家伙也没办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最新章节,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