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学子,你就免不了灯下苦读。

  正常情况下,你用来照明的应该是油灯,而不是蜡烛。

  因为油灯比蜡烛便宜。

  是以,当月红提出三文一支蜡烛批量给宁虎时,遭到了王伯和暗香的共同反对。

  暗香总是能抢在王伯前面说话。

  “姐姐,咱们和那宁虎无亲无故的,你可别倒贴铜板。

  你知道国公夫府里的蜡烛多少钱一支吗?最次的也要一百多文呢!”

  “好了好了,这里不是京城,不能与之相比,那东西都不一样。”

  王伯接话道。

  “民间常用的普通蜡烛相对便宜的多,每根白蜡的价格大约在15至30文钱之间?。

  大闺女你说三文给宁虎,确实低了。”

  月红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望着他俩。

  先不说她这本就是无本买卖,就说蜡烛这东西在末世价格也就一两块钱一支。

  一文就是一块,她提出三文也就是三块钱一支了。

  三人一顿合计,最后得出结论:

  回家回家,这事八字还没一撇,急啥?

  等宁虎下次过来再说。

  .....

  次日,换了招牌的“柳家米面铺”重新打开了店门,打算先来个开门试业。

  陪着徐氏和小月娥过来的是暗香和柳月初。

  毕竟做生意、开粮铺对于徐氏和小月娥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

  尤其是她俩还不会写字,算账也只是会一些简单的算术。

  暗香不仅能识文断字,算账也很是精通。

  远的不说,从京城到清水县,再到如今的每日开销。

  这些账都是她算的。

  虽然如今这些账目已经无从考究,面目全非,但也没被谁质疑过不是?

  王伯便派了她来教一下徐氏和小月娥。

  要是有不长眼的胆敢登门闹事,暗香更加有用武之地。

  柳月初跟着过来自有他的用处。

  虽说今日铺子才开门,万一有生意上门呢?

  需要帮着顾客搬货可不得要人,王伯可舍不得让他小闺女干这些脏活累活。

  便让柳月初跟着过来了。

  有他俩跟着一起来,徐氏和小月娥心里踏实了不少。

  打开店门,就看到里面满满当当的大米白面。

  话说这出售的品种单一是单一了些,胜在量多货好啊!

  徐氏也是老农民了,能不知道这些大米白面都比别家的好?

  徐氏笑吟吟的走进柜台处。

  今日她将自己收拾的精神干练。

  穿着一身灰色短打衣裤,头发也用一根银簪子盘在脑后。

  这簪子乖女说是从京城给她带回来的。

  徐氏爱若珍宝,想着自己好歹也是看铺子的人了,才将这簪子用上。

  柜台上摆着用于记账的册子和炭笔,另外还有秤和算盘,一旁还有为顾客装米的布袋子。

  这些布袋子有大有小,大的能装五六斤,小的也能装两三斤。

  店里还有一包一包的黄色小米,用这些大小不一的布袋子来装刚好合适。

  “暗香,你来教教婶子怎么记账。”

  “哎,来了。”

  还不待暗香走过去,就有一个顾客探头探脑的进门。

  “咦,这铺子啥时候改名啦,里面可还有大米出售?”

  “有有有,阿叔您来看看,咱们这有最好的大米和精面。”

  小月娥热情的上前招呼。

  那顾客看了看大米,用手抓了一把闻了闻,有着新鲜大米的米香。

  他点了点头说道:

  “这大米怎么卖,是按斗算,还是论斤算。”

  “按斤算,二十五文一斤,阿叔您要是想买一斗就是二百五十文,一担一两五钱银子,一石三两银子。”

  小月娥脆生生的答道。

  这价格是姐姐定下的。

  小月娥和徐氏去别家粮铺打听过。

  别人家的精米二十五文一斤,陈米十文一斤,糙米八文一斤。

  她们铺子里都是新米,品质好,依照了别家的精米价格。

  姐姐说不能扰乱市场,小月娥不懂,但听姐姐的准没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最新章节,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