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护摸出怀里的笔——那是他随时带在身上的,准备记录诗句的。他对着门板,一笔一划地写起来,笔尖顿了好几次,尤其是写“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时候,手指都有点抖: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写完了,他又站在门口看了半天,直到太阳快落山,才骑着马慢慢走了。他当时也没指望这首诗能怎么样,就是心里太堵得慌,想找个地方说说心里话——没想到这门板上的二十八个字,后来会被人抄了又抄,刻在碑上,唱进戏里,成了中国人心里最说不出的遗憾。

  《本事诗》里的“桃花缘”:民间偏要给遗憾一个圆满结局

  崔护题诗之后,又去过几次城南,可那小院始终锁着,姑娘再也没出现过。他后来当了官,走南闯北,也渐渐把这事压在了心底,只在每年春天看到桃花时,会偶尔想起那个没说过名字的姑娘。

  可老百姓不乐意啊——这么好的春天,这么心动的相遇,怎么能就这么没头没尾呢?于是慢慢就有了各种传说,到了唐代,有个叫孟棨的文人,专门收集诗人的轶事,他把这段故事写进了《本事诗》里,还加了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局。

  按《本事诗》里说,那姑娘叫绛娘,是个知书达理的好人家女儿。自打去年见了崔护,心里就装了人,天天盼着他再来,可等了一年都没动静,竟相思成疾,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最后病得快不行了,家里人都以为她没救了,开始准备后事。

  巧就巧在崔护题诗那天,绛娘的父亲正好回来,看到门板上的诗,赶紧跑进屋念给女儿听。绛娘一听“人面桃花相映红”,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挣扎着坐起来,说“是他,是他来了”,病居然好了大半。

  可没过几天,绛娘又犯了愁——崔护题了诗就走了,怎么才能再见到他呢?家里人急得没办法,只好到处打听,听说新科进士里有个叫崔护的,正在长安待职。他们赶紧托人去送信,说“绛娘姑娘想见你”。

  崔护一听“绛娘”,立马就想起了去年的姑娘,赶紧往小院跑。一进院就看见绛娘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他心里一疼,赶紧走过去,握着绛娘的手哭:“我来晚了,让你等久了!”

  没想到这一哭,倒把绛娘彻底哭醒了。她看着崔护,眼泪也掉下来,说“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后来呢?自然是皆大欢喜——崔护跟绛娘的父亲说明了心意,两家都愿意,没过多久就办了婚事,成了人人羡慕的“桃花缘”。

  你别觉得这结局太玄幻,其实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不是真信“哭能治病”,是舍不得那段春天里的相遇被辜负。就像咱们看电影,总希望主角能在一起一样,大家也希望崔护和绛娘,能给“物是人非”的遗憾,添个温暖的尾巴。

  六首诗里的“真功夫”:不是靠运气,是“旬锻月炼”的硬本事

  有人说,崔护就是“一诗成名”,靠的是运气好,撞见了个好故事。你要是翻开《全唐诗》,把他那六首诗都读一遍就知道,他能火千年,真不是碰运气——那六首诗,首首都是精品,每一句都透着“练过”的功夫。

  比如他写柳树的《五月水边柳》: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你读着是不是就像看见一棵柳树长在水边,枝条垂在清浅的水里,春天刚醒的样子,又软又嫩?没有华丽的词,就用“睡脸”“懒腰”,把柳树写活了,跟《题都城南庄》里的“桃花依旧笑春风”一样,都是用最普通的词,勾出最生动的画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最新章节,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