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商业帝国 资本的回头草(2/4)

小说:算盘:商业帝国 作者:一页荒唐言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2:44
  

  就在技术方案基本确定时,刘工单独约颜旭吃饭。

  小餐馆的包间里,刘工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信封推过来:“颜总,这是行业惯例,一点心意。“

  颜旭没有碰那个信封:“刘工,我们报价的利润已经足够合理。“

  “你误会了。“刘工笑了,“这是给你们的技术咨询费。不过......“他压低声音,“如果能在报价里稍微提高一点,这部分我们可以操作。“

  颜旭缓缓放下茶杯:“刘工,旭日科技做的每一个产品,都要经得起时间考验。今天我们在价格上动手脚,明天就可能在产品上偷工减料。“

  刘工愣住了,良久,他收起信封,郑重地给颜旭斟了杯酒:“我干了二十年采购,第一次见到你这样的。就冲你这句话,这个项目我跟到底!“

  更深层的考验接踵而至。北方重机的项目成功后,徐工集团的采购负责人找上门来。看过产品后,他直接问:“如果我们年采购量达到500套,价格能降多少?“

  颜旭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能告诉我你们的使用场景吗?“

  “主要是港口机械。“对方说,“盐雾腐蚀环境。“

  “那价格不但不能降,还要上浮10%。“颜旭解释道,“我们需要改用耐腐蚀材料,还要做特殊的表面处理。“

  对方愣住了:“别人都是量越大价越低,你们怎么反着来?“

  “因为我们要对每一台设备负责。“颜旭打开成本分析表,“如果用普通材料,在港口环境下最多两年就会出问题。我们宁愿不做这个订单,也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天徐工就发来了合同,完全接受了报价。

  “知道为什么吗?“后来熟悉了,对方告诉颜旭,“现在愿意说真话的供应商太少了。你们坚持原则,反而让我们更放心。“

  口碑的涟漪就这样悄然扩散:大连港的项目,让远在青岛港的技术负责人找上门来;北方重工的订单,引来了三一重工的考察;甚至连航天科工某个研究所都派人来调研,想借鉴他们的抗干扰技术。

  李芸整理着新签订的合同,不禁感慨:“这些订单单个金额都不大,但利润率稳定,而且都是预付款。和之前做消费电子时天天担心坏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就是B2B生意的特点。“周教授说,“一旦建立起信誉,客户黏性极高。而且,“老人微笑着补充,“工业领域的口碑传播虽然慢,但一旦形成,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最让颜旭感触的,是某天接到的一个电话。对方是武钢退休的老工程师,经人介绍特意打来:“颜总,我看了你们在鞍钢的项目报告,那个通信延迟优化方案,能不能用在我们小钢厂?“

  “当然可以。“颜旭说,“不过你们规模小,用标准模块就够,不需要定制。“

  “那不行!“老工程师很固执,“我看中的就是你们那个定制方案。钱不是问题,我们要的是同样的可靠性。“

  挂掉电话,颜旭站在仓库的窗前,看着巷子里来往的行人。他想起创业初期,为了拿下订单到处求人的日子。如今,客户却因为口碑主动找上门来。

  这种转变,不是靠营销技巧,也不是靠价格战,而是靠每一个项目积累的信誉。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总还有人认认真真地做产品,也总还有人愿意为质量买单。

  夜幕降临,颜旭轻轻拨动算盘。这一次,他计算的不是短期收益,而是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一个满意的客户,会带来多少个新客户?一个过硬的产品,能创造多少行业口碑?

  算珠声声,如同涟漪扩散,在这个深巷的仓库里,预示着更大的变革正在酝酿。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落地窗外,黄浦江上游轮如织。苏明远站在VIP休息区的吧台前,指尖轻轻转动着威士忌杯,琥珀色的液体在水晶杯壁上留下优雅的弧线。

  “苏总,您一定要听听这个。“他的德国技术顾问汉斯博士端着酒杯走近,脸上带着难得一见的兴奋,“刚才我在技术分论坛上,听到一个令人惊叹的案例。“

  苏明远保持着得体的微笑,目光却已经扫过全场——这里汇聚着中国工业互联网领域最重要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一家中国小公司,为山西的煤矿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通信难题。“汉斯用德语说道,语气中充满钦佩,“在井下六百米,他们的模块连续稳定运行超过半年,连我们的产品都做不到。“

  苏明远手中的酒杯微微一顿:“这家公司叫什么?“

  “旭日科技。“汉斯掏出手机,调出会议记录,“很有意思的名字,像初升的太阳。“

  这时,论坛**端着酒杯过来:“明远,听说你们最近在工业云平台上的进展很快啊。“

  苏明远优雅地举杯致意,同时用另一只手在西装内袋里轻触手机,给助理发了条简短的消息:“查旭日科技,所有资料。“

  半小时后,论坛进入交流环节。一位来自鞍钢的技术专家正在发言:“......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轧钢车间,某些国际大牌的产品反而不如本土小企业的模块稳定。“

  苏明远注意到,坐在角落的几位重工企业代表都在点头。他缓步走过去,自然地加入谈话:“各位说的本土企业是?“

  “就那家旭日科技。“一位头发花白的总工程师回答,“虽然规模小,但产品做得扎实。“

  另一位化工厂的技术主管接话:“我们也试用过他们的产品,在腐蚀性环境下表现确实出色。“

  苏明远面不改色地听着,手中的酒杯稳如磐石。直到助理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将一份薄薄的资料递到他手中。

  回到浦东的顶层办公室,苏明远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霓虹闪烁的金融中心。

  助理站在他身后,谨慎地汇报:“颜旭的公司在京郊租了个旧仓库,团队不到二十人。但他们最近拿下了北方重工、徐工等多家装备制造企业的订单。“

  苏明远翻开资料,看到仓库照片上那个穿着工装的身影,嘴角微微上扬:“从消费电子转战工业领域......有意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算盘:商业帝国,算盘:商业帝国最新章节,算盘:商业帝国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