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身体微微前倾,做出分享秘密的姿态,声音充满诱惑:“未来,我们的视野绝不会局限于青云宗内。我构想着,将来我们的‘枫行点’能够通行东荒域!弟子们手持枫行点,可以在任何友好宗门兑换资源、发布任务!我们还要建立覆盖全域的‘信息网络’,让知识和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动!甚至,我们可以推出‘共享飞剑’业务,解决弟子出行难题;开展‘科学育种’项目,提升灵兽品质……”
他滔滔不绝,画着一张比一张更大的饼,描绘着一个近乎乌托邦的修仙商业帝国。王胖子听得如痴如醉,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灵石如同河流般汇入平台。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旁听的李铁柱,突然憨憨地插了一句嘴:“林哥,那……以后俺的鸡腿,能用那啥‘枫行点’买不?能多买点不?”
严肃、高大上的访谈氛围瞬间被打破。林枫脸上的完美笑容僵硬了一瞬,随即迅速恢复自然,用一种“包容且亲切”的语气说道:“铁柱的问题很实在嘛!当然可以!平台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位信任、支持我们的同门,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无论是修炼资源,还是……生活享受。”
王胖子赶紧打圆场,对着留影石说道:“看看!这就是林师!心怀星辰大海,也不忘人间烟火!多么接地气!”
专访的最后,王胖子抛出了一个“煽情”的问题:“林师,您对我们广大的外门弟子,有什么寄语吗?”
林枫再次看向“镜头”,眼神充满了“鼓励”与“期望”,声音温和而有力:
“各位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修仙之路,道阻且长。但请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不要被固有的框架束缚,要敢于思考,敢于尝试。或许你下一个灵光一闪,就能为修仙界带来新的变革。我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终有一日,能让青云宗,没有难修的仙!”
专访结束。王胖子心满意足地收起留影石和小本本。李铁柱摸着肚子,已经开始期待“枫行点”能买的鸡腿了。
苏月灵合上账本,看着被王胖子和李铁柱围住的林枫,无奈地摇了摇头,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对于那个宏大蓝图的细微悸动。
当这篇经过精心剪辑、润色,配上王胖子找人所画,略有美化了林枫“帅气”插画的专访文章,随着第三期《青云八卦周刊》发布后,再次引发了轰动。
“让青云宗没有难修的仙!” 这句话如同具有魔力,深深烙印在了无数底层弟子的心中。林枫的形象,从一个“有点厉害的坑神”,彻底升华为了拥有远大理想和博爱胸怀的“林师”、“引路人”。
至于专访过程中那些小小的“意外”和“插曲”,自然被完美地剪辑掉了。留下的,只有一个光芒万丈、真诚无私的“林师”形象。
林枫看着周刊上自己的“专访”,摸了摸下巴,对王胖子吩咐道:“胖子,下次专访,记得给我准备个更舒服的椅子,另外……”他指了指那盆奄奄一息的凝心草,“把这玩意换成灵石盆栽,看起来更有实力。”
《青云八卦周刊》凭借“丹房改革内幕”和“林师专访”两枚重磅炸弹,彻底在青云宗站稳了脚跟,成为了弟子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和信息来源。而林枫,也借此完成了从“实干家”到“舆论领袖”的华丽转身。他的装逼,不再需要亲自下场打脸,而是通过操控笔杆子,于无形中完成。
平台扩张迅猛,难免触动某些人的利益。几位因平台“外包”功能而收入锐减的资深任务弟子,联合一些对“科学修仙”嗤之以鼻的老古板,私下散布流言:
“林枫的平台账目不清,迟早卷款跑路!”
“他那套歪理邪说,根基不稳,迟早走火入魔!”
“《青云八卦周刊》就是他的传声筒,毫无公正可言!”
流言起初在小范围传播,颇有愈演愈烈之势。王胖子有些焦急,准备在下一期周刊组织文章硬怼。林枫却摆摆手,淡然道:“对付谣言,最好的方法不是辩解,而是用更宏大的声音覆盖它。”
下一期《青云八卦周刊》准时发布。头版头条并非辟谣声明,而是一篇名为「数据说话!平台上线百日,为青云宗弟子节省灵石支出超十万!」的深度报道。
文章用详实的数据经苏月灵严格审计、清晰的图表,列举了平台如何通过优化任务流程、降低丹药价格、提供积分福利,为全体参与弟子节省了海量修炼成本。文中还“不经意”地提到,平台自身盈利的绝大部分,都用于了技术研发、系统维护和“未来跨宗门互联互通”的战略储备上,并附上了一**枫在灯下摆拍研究阵法的“工作照”,旁边配文:“林师深夜仍在为平台发展、为弟子福祉殚精竭虑”。
同时,在“读者来信”版块,精心挑选并刊登了大量“自发”的感谢信:
“感谢平台让我赚到了第一桶修炼资源!”——外门弟子甲
“林师的辅导让我突破了困扰三年的瓶颈!”——匿名受益者
“支持平台!谁诋毁平台,就是跟我们全体受益弟子过不去!”——平台忠实用户
至于那些流言?周刊只字未提。但所有读者看完这期内容,心中自然得出判断:一个为我们省了这么多灵石、创造了这么多机会、领头人还如此敬业的平台,怎么可能有问题?那些说坏话的,定是眼红的宵小之辈!
流言在事实数据和精心引导的来信“民意”面前,不攻自破,迅速销声匿迹。
林枫不再满足于被动防御,他开始主动定义青云宗的“主流价值观”。
周刊开设了“青云新星”栏目,专门报道那些积极拥抱平台、运用“科学”方法取得突破的弟子。他们将获得专访、登上封面,甚至能得到“林师”的亲自点评和积分奖励。
反之,对于那些固步自封、对平台持抵制态度的弟子或长老,周刊虽不直接攻击,但在报道相关事件时,笔法精妙地将其塑造为“保守”、“固执”、“与时代脱节”的形象。例如,在报道某次传统炼丹比赛时,会“客观”提及获奖者赛后感慨:“若能结合林枫师兄的标准化流程,成丹率或可再提升一成。” 无形中暗示了传统方式的局限性。
久而久之,在弟子们心中,“使用平台”、“认同科学修仙”成了积极进取、头脑灵活的象征;而“抵制平台”、“固守传统”则隐隐与“落伍”、“迂腐”画上了等号。林枫甚至不需要说话,周刊的倾向性,就为他完成了价值观的输出和人群的划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KPI考核修仙界,KPI考核修仙界最新章节,KPI考核修仙界 三七书屋!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KPI考核修仙界,KPI考核修仙界最新章节,KPI考核修仙界 三七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