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祝家东头的草莓地就热闹起来。陈桂兰正蹲在苗床旁筛细土,竹筛子来回晃动,金黄的沙土落在陶盆里,泛着细碎的光;祝升福扛着新做的木栅栏,脚步轻快地往地埂走,嘴里还哼着老调子——自从刘老栓偷苗被抓后,家里的日子又恢复了往常的安稳,连空气都透着股松快劲儿。
“爸,您慢着点,栅栏别搭太密,留着通风。”祝十三从育苗棚里钻出来,手里还捧着刚催生好的奶油白草莓苗,嫩绿的子叶上沾着灵气凝结的露珠,看着比普通苗壮实一圈。他昨晚用植药术催了一夜苗,五亩地的苗床全铺满了,根须扎得紧实,移栽成活率能到九成以上。
祝升福应着声,伸手接过苗盆:“你放心,这栅栏是按你说的间距搭的,既能防野畜,又不挡风。对了,昨天村长来说,县农技站的人今天来,就是走个过场,让咱们别紧张。”
提到农技站,陈桂兰手里的筛子顿了顿:“不会真查出啥吧?我这心里总有点慌。”祝十三笑着安慰:“妈,王叔都打过招呼了,咱们的苗有‘检疫证明’,地也没毛病,他们查不出啥的。再说,刘老栓那举报本来就是瞎编的,他自己没理,不敢真露面。”
话刚说完,远处就传来摩托车的声音。祝十三抬头一看,只见两辆印着“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摩托车停在村口,王村长正陪着两个穿白衬衫的技术员往这边走。领头的技术员约莫四十岁,戴着黑框眼镜,手里拿着个笔记本,是上次来考察的王站长;旁边年轻些的,是刚分配到农技站的林薇。
“升福,十三,这两位是王站长和林技术员,特意来看看你们的草莓地。”王村长笑着打圆场,眼神悄悄给祝十三递了个“放心”的信号。王站长点点头,目光落在苗床上,伸手摸了摸草莓叶:“这苗长势不错啊,叶片厚实,根系也壮,是哪个基地的品种?”
祝升福赶紧接话:“是托我妹夫从城里基地买的奶油白草莓苗,人家是专门培育脱毒苗的,技术好。”他一边说,一边把提前准备好的“检疫证明”递过去,纸页上的公章印得清晰,王站长扫了一眼,没再多问。
林薇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土壤,抬头看向祝十三,眼神里带着专业的探究:“这土的透气性很好,还混了腐熟的草屑吧?你们平时怎么施肥的?”作为刚入职的技术员,她对各地特色种植方法格外上心,提问时带着几分认真。
祝十三心里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就是用了些腐熟的黑麦草肥,偶尔浇点姑父给的营养液,都是常规法子。林技术员要是感兴趣,我给您装袋土样,您带回去检测?”他故意把“常规法子”说得重些,暗示没必要深究。
王站长哈哈笑了两声,拍了拍林薇的肩膀:“行了小薇,人家种得好是本事,咱们就是来看看。村长说你们村灾后作物长势好,果然名不虚传。”他话里的意思很明显——不会较真查下去。王村长赶紧打圆场:“是啊是啊,快到饭点了,去我家吃顿便饭,尝尝咱村的土菜。”
一行人往村长家走,路过刘老栓家地头时,刘老栓正躲在树后偷看,见技术员没往草莓地深处查,脸色沉了下来,悄悄拉着刘二蛋往家走,嘴里嘀咕:“这还查个屁!肯定是收了好处!”刘二蛋挠挠头:“爸,那咱们咋办?祝十三的草莓苗都要移栽了。”
“别急,我有别的法子。”刘老栓眼里闪过阴狠,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纸包,里面装着些灰白色的粉末,“等他们移栽完,夜里我把这‘药’撒到他地里,保准他的草莓苗全烂根!”
这边,村长家的午饭已经摆上桌。陈桂兰特意杀了只自家养的土鸡,炖得喷香;王婶还送来一筐刚摘的黄瓜,脆生生的;祝十三则从家里拿了瓶米酒,给王站长和林薇倒上。饭桌上,王站长没再提草莓苗的事,只聊些乡里的收成,林薇偶尔问两句种植细节,祝十三都用“姑父教的法子”应付过去。
临走时,王站长拍了拍祝升福的肩膀:“你们好好种,要是遇到技术问题,随时给农技站打电话。”林薇也跟着点头:“这品种很有潜力,后续有种植难题可以联系我,我这边有不少最新的草莓种植资料。”说完,她就跟着王站长上了摩托车,很快消失在村口。
祝十三望着摩托车远去的方向,心里松了口气——农技站这关算是顺利过了,刘老栓的心思也落了空。他转身拿起锄头,想着趁天色还早,再去给苗床松松土。
接下来的几天,祝家忙着准备第二批草莓苗的移栽。祝十三用植药术把苗催得壮实,祝升福和陈桂兰则把东头地的栅栏加固好,还装了两个太阳能灯,夜里亮堂堂的,不怕再有人偷苗。
“爸,您慢着点,栅栏别搭太密,留着通风。”祝十三从育苗棚里钻出来,手里还捧着刚催生好的奶油白草莓苗,嫩绿的子叶上沾着灵气凝结的露珠,看着比普通苗壮实一圈。他昨晚用植药术催了一夜苗,五亩地的苗床全铺满了,根须扎得紧实,移栽成活率能到九成以上。
祝升福应着声,伸手接过苗盆:“你放心,这栅栏是按你说的间距搭的,既能防野畜,又不挡风。对了,昨天村长来说,县农技站的人今天来,就是走个过场,让咱们别紧张。”
提到农技站,陈桂兰手里的筛子顿了顿:“不会真查出啥吧?我这心里总有点慌。”祝十三笑着安慰:“妈,王叔都打过招呼了,咱们的苗有‘检疫证明’,地也没毛病,他们查不出啥的。再说,刘老栓那举报本来就是瞎编的,他自己没理,不敢真露面。”
话刚说完,远处就传来摩托车的声音。祝十三抬头一看,只见两辆印着“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摩托车停在村口,王村长正陪着两个穿白衬衫的技术员往这边走。领头的技术员约莫四十岁,戴着黑框眼镜,手里拿着个笔记本,是上次来考察的王站长;旁边年轻些的,是刚分配到农技站的林薇。
“升福,十三,这两位是王站长和林技术员,特意来看看你们的草莓地。”王村长笑着打圆场,眼神悄悄给祝十三递了个“放心”的信号。王站长点点头,目光落在苗床上,伸手摸了摸草莓叶:“这苗长势不错啊,叶片厚实,根系也壮,是哪个基地的品种?”
祝升福赶紧接话:“是托我妹夫从城里基地买的奶油白草莓苗,人家是专门培育脱毒苗的,技术好。”他一边说,一边把提前准备好的“检疫证明”递过去,纸页上的公章印得清晰,王站长扫了一眼,没再多问。
林薇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土壤,抬头看向祝十三,眼神里带着专业的探究:“这土的透气性很好,还混了腐熟的草屑吧?你们平时怎么施肥的?”作为刚入职的技术员,她对各地特色种植方法格外上心,提问时带着几分认真。
祝十三心里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就是用了些腐熟的黑麦草肥,偶尔浇点姑父给的营养液,都是常规法子。林技术员要是感兴趣,我给您装袋土样,您带回去检测?”他故意把“常规法子”说得重些,暗示没必要深究。
王站长哈哈笑了两声,拍了拍林薇的肩膀:“行了小薇,人家种得好是本事,咱们就是来看看。村长说你们村灾后作物长势好,果然名不虚传。”他话里的意思很明显——不会较真查下去。王村长赶紧打圆场:“是啊是啊,快到饭点了,去我家吃顿便饭,尝尝咱村的土菜。”
一行人往村长家走,路过刘老栓家地头时,刘老栓正躲在树后偷看,见技术员没往草莓地深处查,脸色沉了下来,悄悄拉着刘二蛋往家走,嘴里嘀咕:“这还查个屁!肯定是收了好处!”刘二蛋挠挠头:“爸,那咱们咋办?祝十三的草莓苗都要移栽了。”
“别急,我有别的法子。”刘老栓眼里闪过阴狠,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纸包,里面装着些灰白色的粉末,“等他们移栽完,夜里我把这‘药’撒到他地里,保准他的草莓苗全烂根!”
这边,村长家的午饭已经摆上桌。陈桂兰特意杀了只自家养的土鸡,炖得喷香;王婶还送来一筐刚摘的黄瓜,脆生生的;祝十三则从家里拿了瓶米酒,给王站长和林薇倒上。饭桌上,王站长没再提草莓苗的事,只聊些乡里的收成,林薇偶尔问两句种植细节,祝十三都用“姑父教的法子”应付过去。
临走时,王站长拍了拍祝升福的肩膀:“你们好好种,要是遇到技术问题,随时给农技站打电话。”林薇也跟着点头:“这品种很有潜力,后续有种植难题可以联系我,我这边有不少最新的草莓种植资料。”说完,她就跟着王站长上了摩托车,很快消失在村口。
祝十三望着摩托车远去的方向,心里松了口气——农技站这关算是顺利过了,刘老栓的心思也落了空。他转身拿起锄头,想着趁天色还早,再去给苗床松松土。
接下来的几天,祝家忙着准备第二批草莓苗的移栽。祝十三用植药术把苗催得壮实,祝升福和陈桂兰则把东头地的栅栏加固好,还装了两个太阳能灯,夜里亮堂堂的,不怕再有人偷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最新章节,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 三七书屋!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最新章节,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 三七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