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出马笔记 第888章 官将首(1/2)

小说:东北出马笔记 作者:吴半仙 更新时间:2023-12-13 09:21:48
  其实这种过年期间两个队伍在大街撞上的情况,过去在东北也时有发生。

  只不过在东北不是游神,是扭秧歌。

  因为以前东北过年的时候,扭秧歌是必不可少的庆祝活动,尤其是在农村,扭秧歌的特别多。

  两个扭秧歌的队伍撞上了,这个时候就要展开一场斗舞活动。

  其实也说不上是斗舞,主要就是两伙人凑在一起热闹热闹,尤其是两边都会有那么几个带头的,秧歌扭得好看的,又特别能浪的,就必然要斗上一段,比一比谁更欢,比一比谁更浪。

  那么在福建这边,两个游神的队伍撞上了,会发生什么呢?

  我很好奇啊。

  于是我们继续跟着人群看热闹,只见两个队伍渐行渐近,而且两边都是装扮成了神明的样子,奇装异服的,里面还有光着膀子的。

  很快,两个队伍终于对上了,然后就停了下来,两伙人开始对着比划,看着就跟唱戏似的。

  咱也不知道他们比划的都是啥,别看说起出马那些道道,我也算门清,但是到了人家这里,就跟两眼一抹黑差不多。

  不过我估计,这跟扭秧歌应该也差不多,两伙人凑在一起热闹热闹呗?

  于是我就问大师兄,说接下来这两伙人要干啥,是比划完了各走各的,还是怎么弄?

  大师兄摇摇头,说你猜错了,这两边的队伍里都有官将首,这是驱邪大将,既然对上了,必然有一伙要让路。

  他说的这官将首,我是完全不懂,旁边马叔就跟我们简单解释了一下。

  他说这个官将首,又称增损二将军,是青面损将军和红面损将军的合称。

  相传,这两个将军原为危害人间的魑魅,后为地藏王菩萨的佛法所慑服,而成为地藏王菩萨的驾前护法,奉旨庇佑人间。

  在这种出巡游神活动中,官将首一开始是两个人扮演,后来可能是觉得人少不威风,就增加到了三人、五人、六人不等。

  据说这些扮演官将首的人,必须先斋戒数日,不近女色,不食荤食,以表诚心。

  出巡的时候,脸上要画脸谱,青面红面什么的,然后手持三叉戟,手铐,火签,虎牌等等。

  除了官将首,还有八家将。

  这八家将是谢将军、范将军、甘爷、柳爷,还有春夏秋冬四季神。

  而且他们的表演其实很有规矩的,并不是我说的瞎比划,人家是有一定的阵型变化,动作也都是有规矩的。

  所以,如今的这种表演,其实更像是一场民间的大戏,都是有传承的,极具观赏性,这都属于是民俗文化的一种。

  听了马叔的解释,看着周围人们虔诚的反应,我心里其实是有点悲哀的,不由暗暗叹息。

  看看人家这边的神灵信仰,跟我们那边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如果在哈尔滨的大街上,某一天出现了一群穿着萨满服的大神,旁边跟着一群敲鼓的二神,也这么呜呜渣渣的游街出巡……

  那么毫无疑问,全都得被抓起来拘留至少七天,罪名就是一群跳大神的公然聚众大搞封建迷信活动。

  可是,这明明都是一样的民俗文化啊。

  凭啥人家的就是民间信仰,我们的就是封建迷信?

  难道就因为我们供奉的是动物仙?

  可是他们也供小青蛙啊……

  我这脑海里胡思乱想着,前面两伙人已经开始在斗法了。

  不过这个词是我自己想的,大师兄说人家那个不叫斗法,是礼仪上的对拜,各种动作也都是有章法的。

  但是大师兄又说,今天对面的来历不一般,按规矩来说,官将首应该要让路了。

  我又起了好奇心,就问大师兄,对面什么队形?

  大师兄说,今天对面来的是千顺将军。

  这又把我搞糊涂了,不过大师兄紧接着解释说,这千顺将军就是千里眼顺风耳,人家那是道教正儿八经有编制的,虽说不是大神,那也非同一般。

  但是官将首的话,只是地藏王菩萨的护法,其实是没编制的,属于辅警,而且官将首的出身低,说白了官将首就是受了香火的大鬼,当然没有千顺将军的职位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东北出马笔记,东北出马笔记最新章节,东北出马笔记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