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第三百三十六章 进京(1/2)

小说:大明春色 作者:西风紧 更新时间:2024-01-17 03:55:12
  高煦的人马走到了哪里、朱棣早就得到禀报了,他最近的心情很好。

  明天朱棣就能接受献俘。这是“靖难之役”以来,明军取得的第一次巨大胜利,大明官军不仅迅速灭掉了安南国,还活捉了贼首胡氏父子及一干大臣,结果大善。

  几个月前派去给高煦传旨的宦官狗儿,也早就回京了。狗儿将高煦唯皇帝马首是瞻的态度禀奏,朱棣心中甚是满意。

  这高煦,不仅能耐了得、还非常听话。儿女听话孝顺,上到皇帝、下到百姓,对这种事都会感到很欣慰的。

  酉时的钟鼓之声已经敲响了,朱棣从宝座上站起来,走出御门。朱棣往东边看了一眼,刚才一直在寻思高煦的事,忽然间他又想去看看皇太孙瞻基。

  朱棣便对身后的宦官道:“径直去春和殿,无须派人去告诉那边的人了。”

  宦官道:“奴婢遵旨!”

  御门就是奉天门,此时朱棣正站在奉天门北边的台基上,他上了御辇,在宦官宫女的簇拥下先向北行。接着一行人在奉天殿前面的砖地广场上向右转,然后东行一会儿就到文楼了。文楼出去就是皇城里的另一个区域,东宫春和殿就在这边。

  因为事先没有人去禀报东宫,朱棣的御辇来到春和殿外时,宫人们都很惊讶,急忙在门口两边跪伏行叩拜之礼。

  朱棣下了车,走进春和殿后便问:“瞻基在何处?”

  一个宦官道:“回皇爷,皇太孙写完了字,在水池那边玩哩。奴婢立刻去请皇太孙前来迎驾!”

  朱棣摇头道:“俺就知道他爱顽,正好俺也想走走,这就过去罢。”

  一行人便往春和殿里的池子那边去了。没一会儿,太子朱高炽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跪伏在路上道:“儿臣方从文华殿回宫,不知父皇驾到,请父皇降罪!”

  朱棣正眼都没看他一眼,或许高炽那肥胖又有点撅的姿态、实在没什么看头。朱棣只道:“起来罢,俺不怪你。”

  高炽忙道:“儿臣谢父皇宽恕。”

  没一会儿,朱棣就看到瞻基过来了,九岁的孩儿果然还很顽劣,只见瞻基双手都是泥污。这时瞻基老远就喊道:“皇爷爷,皇爷爷……”

  朱棣“哈哈”笑了一下,周围几个人也陪笑起来。在这偌大的皇城内,唯一不怕朱棣的人,恐怕反而是他的孙子朱瞻基了。

  瞻基完全没有别人的唯唯诺诺,上来先磕了个头,立刻就抓住朱棣的大手道:“皇爷爷看我捏的泥人儿,他们还能打架!”

  朱棣的手上顿时沾上了泥污,不过他也不计较,笑吟吟地让瞻基拉着走向池边。

  朱棣看着水池边的转头上放着的泥人和泥动物,回顾左右笑道:“瞻基像俺,俺小时候也爱顽这个。”

  太子高炽躬身侍立在好几步外,不敢开口说话,不过皇帝喜欢瞻基,其实对太子是好事。旁边的宦官倒是附和了一声。

  朱棣低头摊开手,看了一眼手掌上的泥污,便转头对站在旁边的太监王狗儿道:“去挖一些泥来。”

  王狗儿抱着拂尘拜道:“奴婢遵旨。”

  朱棣对瞻基道:“皇爷爷给你露一手,哈哈!”

  皇帝平素在宝座上都是非常严肃而可怕的,他虽然年近五十岁了,此时在孙子面前却露出了一丝童心的模样。大伙儿见皇帝高兴,都面带应景的笑意地,没那么紧张了。

  凉风抚绕,水波荡漾,春和殿里,一时间充满了天伦之乐的气氛。

  ……

  朱高煦离开升龙城时还是春天,待他率军进入直隶境内,已经是盛夏时节。但是安南的春天和京师的夏季,似乎差别不是很大。

  大军行至仙人矶,已是旁晚时分,朱高煦下令扎营休息。军中无人有异议,此番进京献俘,大伙儿在外面歇一晚,明早便好换身衣裳、准备一番仪仗,还是有必要的。

  朱高煦在行辕门内踱来踱去,似乎在等着人。

  不多时,果然一个戴着大帽的汉子进来了,正是王府护卫武将陈大锤。朱高煦马上招呼他进门说话。

  走进厅堂,朱高煦屏退左右,又带着陈大锤走进里面的卧房里。陈大锤把大帽摘了下来,鞠躬沉声道:“王爷,末将在玉器铺逗留了好几天,那几个人陆续都来过了。”

  朱高煦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陈大锤小声道:“最先来的是个个子矮小、面目白净的后生,俺以前见过他。俺便问他,京师境况何如?后生道,军国大事他不知道,皇城内外都很太平,不过听说皇后卧病有几个月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春色,大明春色最新章节,大明春色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