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知晓此事略显艰难。”

  “终究须得尽快做下。”

  秦王政没有额外催促,今日自己道出此事,自然历经思量。

  秦国自身的文字倒是不难,就是表意略差,期时也得给予改进,山东诸国的万千文字也是一样,须得慢慢改进。

  然后将其颁布成制式文字,过程很艰难、复杂。

  但……并非做不成!

  “寡人记得太史令胡毋敬也是擅长书法文字。”

  “可与之商榷。”

  “李斯,你也擅长此道。”

  “车府令赵高的书法文字也是不错。”

  “都可参与,武真侯,你负责此事吧。”

  秦王政凝视屏风上的那些公子文书,胡亥所写最得自己之心,其余公子稍差,念及此事,又想起一人。

  胡毋敬!

  原先的栎阳官员,而今添为太史令,也是擅长书法文字,为汇聚编写诸夏史册,相谈不少,有些印象。

  李斯参与极好,可廷尉府也有大事落下,不为统辖之人。

  车府令赵高,近来勤恳,教导胡亥有功,燕国谋秦有功,虽不得进官职,也可一用。

  王弟随自己总揽大局,眼下大略定下,倒是有这个闲暇功夫,而且王弟办事历来没有让自己失望。

  “哈哈,玄清对此却有些兴趣。”

  周清笑语一礼。

  “喏!”

  “……”

  旁侧,相邦王绾等一礼,闻此,也是微微一笑。

  “今日,你等五人抄录《商君书》,唯胡亥所写最合寡人之心。”

  “蒙毅,吩咐少府,赏胡亥一套青瓷。”

  “赏扶苏四人各一只笔冼!”

  指着面前的巨大屏风,秦王政看向李仲,摆摆手。

  看向诸子,随意道。

  “胡亥谢过父王!”

  华丽的锦衣袍服,少年人灵动近前,为之欢喜一礼。

  “谢父王!”

  扶苏四人亦是近前。

  “书法文字涉及大秦千秋,你等咸阳无所事,即日起,也归于武真侯调遣,参与编定制式文字。”

  秦王政颔首。

  神容上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变化,面前五子,以扶苏最为年长,姿容也最合自己相似,却性情迥异。

  其余四子,暂时还小。

  思绪流转,不复多言。

  “喏!”

  五子没有迟疑,当即又是一礼。

  见此,相邦王绾轻缓一笑。

  ******

  “师叔!”

  “……”

  申时中段,周清已然出兴乐宫。

  连日来,诸般要事已经逐步决断,只剩下一二还有足够时间。

  何况,接下来的大朝会没有议定新朝事,不为着急,至于大朝会要准备的事情,国府那边都齐备的。

  掌管编定崭新的制式文字,这个责任周清还是喜欢的。

  对于诸国文书,自己都精通,不仅仅是眼下诸夏盛行的七国文字,还有数百年里一些千乘之国的文字。

  那些诸侯国也有属于自己的风华,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字。

  如当初自己在陉城书馆,见那位老馆主的时候,其人便是有剑字的一二十种写法,无论是上古三代以来的剑字。

  还是春秋以来数百年诸国演变的文字,均在列。

  自己要做的就是要将所有的诸国文字统合为一,成为官方的制定制式文字,其余文字并不销毁,却也不为提倡。

  然……官府之下,文字通行,若无外力,那些文字要不多久,也会自己逐步凋零的。

  并未直接返回府邸,前往玄清宫。

  刚行至宫门之前,玄灵和宗全等人已经在前。

  “修为还是有些进益的,不错。”

  看向玄灵,敏锐的灵觉之下,玄灵身上但凡一丝丝境界波动,都会被自己清晰感知。

  较之自己归咸阳之时,玄灵已经进益不少了。

  不枉费自己在这里亲自教导数次。

  说着,踏步入玄清宫。

  “待在天宗甚久,许多道理本以了解,下山以来,一一印证,再加上师叔、师兄的指点,方有所得。”

  一袭轻便的浅蓝色道者长衫,明耀的紫金莲花冠梳拢浅蓝色的长发,踏步云靴,浑身上下清静之气缭绕,眉宇之间,已然彰显俊逸。

  一眼看上去,或许还有些稚嫩,然则,举手投足之间,自有风韵,可以锤炼锤炼,独当一面了。

  道礼落向师叔,玄灵跟在身后,轻笑道。

  “以你现在的修炼速度,十年之内,化神大成,乃至于圆满不难。”

  “好生修炼吧,那些事情虽说很重要,可道者之路更为重要。”

  “宗全,和奉常相聊的如何?”

  玄清宫内。

  整体而观,没有太大的变化。

  却是一些细节上的变动,还是明显的,大体上朝向越发精致、越发恢宏而去,于此,周清不为理会。

  咸阳宫如此,处于其内,自当有所变。

  盛夏时日,宫内厅前的宽阔场地上,两侧自有百花百草盛开,景色颇为不错,更有两株三人合抱之木矗立其中,绿荫弥漫,别样凉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时小说家,秦时小说家最新章节,秦时小说家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