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朕请诸位来,就是想问问诸位有没有想解决这些难题的想法!”

  崇祯看着火候差不多了,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可这句话犹如一枚震天雷,直接将众人给众人给整懵了。

  所有人都齐刷刷的站了起来,看着崇祯满是震惊。

  “陛下,这些问题您有方法了吗?”

  “陛下,怎么解决?皇家书库有记载吗?”

  “陛下,莫不是太医院有进展了,让我们来继续研究?”

  “陛下,难道找到华佗的《青囊经》了?还是扁鹊的《敝昔医论》、《脉死侯》、《经脉书》、《尺简》等失传的医书?”

  “如果发现《黄帝外经》,或许能在外伤上解决一些难题!”

  ……

  一群人一改之前的士气低落,顾不上君前失礼,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

  崇祯满脸的苦笑之色。

  方军等人见状瞬间上前,将崇祯挡在身后,双眼警惕的盯着众人。

  一边一直没有出声的袁可立立刻道:“诸位,先静一静,等陛下把话说完,大家伙再说说想法!”

  提到陛下,众人瞬间安静了下来,往后退了两步,脸上满是尴尬之色。

  “实话告诉诸位,诸位刚刚问的问题,朕一样都没有!”

  见众人又要说话了,崇祯连忙道:“诸位都不要激动,且听朕说说想法,到时候诸位再决定也不迟!”

  “朕知道,刚刚提的几个问题,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属于极其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就因为难以解决,我们就不解决了吗?

  我们就说说东汉末年的那场大瘟疫吧,无数人只能等死,连大部分的大夫都不敢与病人接触,远远看一眼,草草的开药,生死由命,

  可医圣张仲景却是要立志救人,最终编写出《伤寒杂病论》这本医学著作,清肺排毒汤也是出现在这本书中,

  若不是这道药方,东汉末年远比史料记载的更加残酷,

  若不是这本医书,从东汉末年到现在,朕相信更是有数万万百姓死去,

  所以后世才称张仲景为医圣,而不是他先有了医圣的名头后才敢去救人的。”

  一席话说的众人再次沉默。

  “困难是很多,但方法总比困难多!”

  “朕这么问诸位吧,如果说你的家族中有产妇因为医术不到位,一尸两命时,

  那未出生的胎儿是你们的孙儿孙女,那死去的产妇是你们的女儿,你是什么感觉?

  如果说战场上的那些因为感染而死亡、砍掉四肢的军士是你们的亲朋好友,你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亡的时候,又是什么感觉?

  如果东汉末年那场大瘟疫出现,十室九病,阖门死绝无人收葬者,你们身为医道大家又是什么感觉?”

  说到这里,崇祯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之色。

  历史上记载,崇祯十四年的鼠疫,北京城内人鬼掺处,薄暮人屏不行,因北京死人太多,鬼魂白天就在城中游荡,夜里更是群鬼夜号,处处鬼影。

  昔日繁华的帝都成为了一座阴气森森的鬼城。

  若不是那场鼠疫,李自成决计是攻不破北京城的,大明不至于那么快灭亡。

  他做了这么多准备,但十四年的那场鼠疫会不会再次爆发,他不知道,但必须要做好应对。

  被请来的这些人若是主动同意则罢了,若是不同意,那就别怪他来硬的。

  为了大明两亿的百姓,这个不仁的锅他背了。

  但现在还是得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劝:“诸位,朕再换个说法,

  你们觉得我大明的百姓能不能看的上病?能不能看的起病?能不能治的好病?”

  不待众人说话,崇祯继续道:“朕听说,你们来京城的这段时间里,整个江南会馆就没有停过,你们平均每人每天看了三十余位病人,

  可外面仍有无数百姓前来排队,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北京城?我大明该有多少百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