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张维贤参见陛下!”

  “英国公免礼,在山海关半年,你辛苦了!”

  “为陛下分忧,是为臣子的本分!”

  “咱们君臣之间就不用客套了!”

  崇祯摆了摆手,英国公已经彻底站在他这边了,心腹之人不需要太客气。

  “坐吧,说说山海关和辽西那边的情况!”

  张维贤坐下后,脸色严肃了起来:“陛下,臣在山海关坐镇半年的时间,核算过各路补给的粮草等等物资,再核对兵籍黄册,辽东空饷至少三成。

  且辽东诸将霸占了至少五成的军屯田地,和建奴做生意等等。

  诸将对朝廷的态度也很奇怪,可以用拥兵自重来形容了,尤其以祖大寿为首的祖家众将,更是桀骜不驯。

  而且,建奴在宁远那边安排了细作,意图策反诸将,臣估计,这几名细作袁崇焕他们知道,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处理。

  诸如副将张存仁、张洪谟等。

  总得来说,辽西形成了利益集团,虽然能阻挡建奴,但臣以为,辽西诸将不可不防!”

  崇祯也是很无奈,辽西的问题,他比英国公还清楚一些。

  毕竟是后世穿越的,诸如写进贰臣传的祖大寿、报成仙等。

  例如祖大寿所在的祖家,祖大弼、祖大乐等十余人,不是参将就是游击,在辽西诸将中,控制的兵力是最多的。

  诸将利益集团、建奴安插细作等等,他不清楚吗?

  他很清楚,但关宁防线狭窄,多个城堡,就是有想法都做不了,目前只能养着。

  这也是为什么此次建奴绕道破关,明明宁远那边负有失察之责,他只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将袁崇焕从蓟辽督师改为了辽东经略了,对其他诸将没有任何的处罚。

  万一一道圣旨去了辽西,激怒了辽西众利益集团,在那几个细作的煽动下,他们破罐子破摔,率军投靠了建奴怎么办?

  那可是几万精锐将士,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一语成谶,他所做的努力将白费了。

  不过目前来看,辽西诸将虽然和建奴有一些瓜葛,但应该牵扯不深,相互利用,相互防备,很明显的一条就是建奴的火器。

  要知道辽东辽西可是有自己的火器制造厂,掌控着火器的制造机密,不说派工匠去建奴了,

  哪怕只是给建奴一些边末的资料,占据了辽阳沈阳等城池的建奴都不至于在建奴天聪五年(崇祯四年)才搞出第一门红夷大炮。

  好一会儿后,崇祯脸色恢复了平静:“英国公,攘外必先安内,等京城的事情处理完了,你还是要去山海关坐镇。”

  “臣明白!”

  张维贤点了点头,大明的情况他很清楚,也知道皇帝的无奈。

  前期是真不行,拿银子砸,抵御建奴,养肥了诸将,现在是不得不依靠他们抵抗建奴。

  很讽刺,但没办法!

  “陛下,您急着召臣回京是要开始整顿京营了吗?”

  以他的智慧,这不难猜出,随即沉声道:“陛下,需要臣怎么做?”

  “此事事关重大,你去京营坐镇几天,其他的交给朕!”

  “臣遵旨!”

  张维贤回应后,沉默了片刻:“陛下,他们……”

  “过几日你就知道了!”

  崇祯打断了张维贤的话,又道:“只是要委屈张之极一段时间了,等风头过了朕再着补回来,你且先去吧,李若涟准备动手了!”

  “臣告退!”

  张维贤行礼后,退出东暖阁。

  看着离去的张维贤,崇祯感慨了一句:“京城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半个时辰后,一队队的锦衣卫在京城穿梭在北京城的各个勋贵的府邸中。

  奇怪的是他们只是叫开了府邸的大门,送出一个盒子后便再次离开。

  抚宁侯府,抚宁侯朱国弼正在吃完饭,门房就捧着一个盒子进了餐厅:“侯爷,锦衣卫送来的!”

  “锦衣卫?”

  朱国弼脸色微微一怔,立刻站了起来接过盒子,打开后发现是一本封面无字迹的册子,顿时心中一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