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九十五章 谁的眼泪在飞(3/3)

小说:重燃2003 作者:长卿还成都 更新时间:2024-01-01 07:06:13
  

  而正常年份,这种尖子生至少可以拿到135左右。

  这种落差你想想看?

  平常你数学模拟考都是135,运气好可以冲140 。

  然后忽然之间伱最多只能保证拿到90分,差了45分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啊?

  西蜀省2002年高考的理科一本线是544分。

  那时的一本线,其实就是211线,一本二本泾渭分明。

  而2003年高考最后理科一本线划在了488分。

  而且,这个488分,还是人为调整的,往高了划的。

  也不知道当时西蜀省划线人的脑子是怎么想的。

  那年,在西蜀488分踩线调档的有,武大、厦大、大连理工、吉大、上财、东南大、中财经大学、对外经贸、中政法、中海洋……

  这些学校当年在西蜀的调档分数线和郑大、福州大一个水平。

  清北为了维持声誉,保证自己的录取分数在600分以上,直接砍掉了25%的志愿。

  最惨的武大,在录取到第三志愿还没录满的情况下,只能砍掉30%的志愿。

  当然,造成如此惨状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此刻发生在卿云、于一航考场的一幕。

  “艹你妈的!考个锤子!”

  一声怒吼在寂静的考场里响起。

  坐在靠窗的一个女生,撕掉了自己的试卷和准考证,头也不回的往教室外冲去。

  能坐在锦城四中这个考点的学生,都是锦城‘四七九’三大超级高中的学生。

  在锦城,中考考上四七九,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迈进了重点大学的门槛。

  在大学扩招还没严重的年代里,这三所学校每年喜报公布的上线率达到了95%以上。

  且,这个上线是指211线。

  甚至一直到2008年以后,四七九的985率,才跌破了80%。

  不是教育质量的下降,而是大学的扩招,也导致了中学的扩招。

  所以,能坐在这里的学生,都是骄傲的。

  也许他们在自己的学校并不拔尖,甚至靠后,但也是重点大学的种子。

  放在普通学校里,就是学霸的存在。

  这份试卷,让他们难以接受。

  高考是个总分游戏,更是个位次游戏。

  作为尖子生,他们很清楚,这份试卷会让哪些人受益。

  数学上的顶级学霸、数量庞大的中等生、学渣。

  顶级学霸不受影响。

  数量庞大的中等生都是一样的水平,无非是总分普遍下降40分。

  学渣更是笑到不行,他们无非是原来的60-80分变成了40-50分,只降20-30分,反而特么的还受益了。

  这里面偏偏没有他们这种‘唯手熟尔’的尖子生。

  因为无论文理科,在世纪初,都是数学在拉开差距。

  现在差距拉不开,还考个锤子!

  趁早复读!

  于是,又有几个人默默撕掉了卷子和准考证,起身而去。

  卿云见状摇了摇头,也幸好是2003年,要是换成2012年,撕掉自己的试卷,算作弊。

  不过此时……

  也无大碍。

  只是,他还是长了个心眼,将自己的试卷、答题卡、答题纸牢牢的压在身下。

  网络发达的年代里,曾有报道说有人高考崩溃了,撕了别人的答题卡。

  这个网络蛮荒的年代,会发生什么,不好说。

  但小心一点没大错。

  监考老师也慌了。

  这种情况,他们从来没有遇见过。

  一个个呆若木鸡的站在那里,也不知道是该追还是不追。

  巡场老师也是手忙脚乱,一会儿得处理晕倒的,一会儿得处理这种中途弃考的。

  就算弃考也不可能让他们离开考场,得带到专门的休息室。

  而且这群考生此时的状态,也让他们完全没法放心,只能留下人手来安抚。

  甚至,渐渐的,休息室都不够用了。

  这任谁都想不到,高考会出现大面积中途弃考的现象。

  整个考场忙成了一锅粥。

  ……

  随着时间临近结束,考场里死寂也被打破了。

  没有什么交头接耳,而是一声声的哭泣声。

  此时的窗外,应景的下起了小雨。

  据说,在这一天,考全国卷的大多数地方,天空中都飘着雨。

  也许,老天爷也在为这一届考生的悲惨遭遇而哭泣。

  监考老师也是无语了。

  高考不是没见过当场考哭的。

  年年都有的事情。

  往常遇见这样的情况,在巡场人员的监督下,他们会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但是这么大面积的哭泣,他们也没办法。

  只能视而不见。

  也没规定说不准考生哭的。

  卿云想了想,没有继续坐下去了,而是选择了提前交卷。

  看见大家的意见了补充一下说明。

  嗯,我的理解是,毕竟这是一个年代,文2003年发生了很多的事儿,高考这个事儿是绕不过去的,因为他改变了太多太多人的命运。一个魔幻的高考导致了一个魔幻的分数,从而诞生了一个魔幻的录取结果。很多事情在我们现在后来回去看是一个非常不可理喻的事,但在当时的人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却是非常正常的。为啥要交代这么多,是因为毕竟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的读者,他就是这个年代的人。这本书的系统读者人群画像里面40岁左右10岁的书友占了30%。

  而我之所以做这么大的一段铺垫,也是在为了解释后续有些人有些事的合理性。随后是一个人前显胜的桥段,这个桥段也是需要这部分内容来做铺垫的,也为主角可以在将来号令全校同学增加合理性。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燃2003,重燃2003最新章节,重燃2003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