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二百六十八章 华国第一座光伏电站(2/2)

小说:重燃2003 作者:长卿还成都 更新时间:2024-10-18 14:11:06
  

  他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开始介绍:“这座光伏电站始建于1983年,是我国第一座光伏电站,当时是为了解决这里无电可用的问题。”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豪:“那时候,光伏技术在国际上也是刚刚起步,我们国家能够在这个领域迈出第一步,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个电站最初的装机容量是10千瓦,虽然现在看来很小,但在当时,它为园子岔乡的居民告别了煤油灯。”

  “……搬迁后,因为部分零部件的丢失,现在整个电站的装机容量是7千瓦,但也够我们这个研究所办公使用的。

  早期的光伏板技术还不成熟,转换效率比较低,而且材料也不如现在的耐用。

  但是,它们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稳定运行,这证明了光伏发电的可靠性。”

  兰帆帆向他们介绍着整个光伏电站的运维情况。

  秦天山在兰帆帆的介绍下,仔细地观察着这座电站的每一个细节,从光伏板的排列到逆变器的运作,再到电力的储存和输送。

  环顾四周,看到研究所的办公室里电脑、打印机等设备都在正常运行,显然这座电站提供的电力是稳定可靠的。

  兰帆帆又带着他们参观了电站的控制室,指着一台正在运行的逆变器说,

  “这台逆变器是后来更换的,它能够将光伏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我们使用。

  而且,它还有自动调节功能,可以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调整输出功率,保证电力的稳定供应。”

  秦天山的眼神中逐渐流露出了认可和赞赏,他开始理解卿云为何对光伏发电如此有信心。

  特么的,20年了,整个电站光伏发电效率值较设计值只下降了13%。

  也就是说,原本人们认为的光伏组件寿命25年这个数字,是严重低估的。

  做生意就是算账,何况是以成本管控著称的商道教父级人物秦天山。

  他瞬间眼睛便亮了起来。

  见他明白过来,云帝的嘴角扯出了一抹笑意。

  岂止25年……

  再过20年,也就是这个电站40岁的时候,整个效率值也才衰减了21%。

  这还是因为当初电站废弃的几年里,村民没有妥善养护甚至拿来当猪圈门导致的。

  根据云帝自己的测算,40年整个光伏组件的效率衰减值不应该超过16%。

  整个太阳能电池板的寿命,其实完全取决于其配件钢化玻璃、TPT(聚对苯二甲酸二酯)/PEVA(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的寿命,而不在多晶硅或者单晶硅的本身。

  换句话说,所有的基于25年设计寿命的经济建模,全是错的。

  光伏的价值之巨大,成本之低廉,是此时的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的。

  这导致了光伏发电的成本被严重高估。

  如果修改经济测算模型按照运维40年计算,2023年光伏度电成本仅0.07元,光照充足区域最低可达0.04元,远低于水电的0.25元和风电的0.2元。

  卿云很清楚,随着青山绿水战略的实施,提前布局于此的他,其投资将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秦天山站在这座运行了20年的微型光伏电站前,赞叹不已。

  他的目光在那些依旧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光伏板上逡巡,心中对这项技术的持久性和可靠性充满了敬意。

  兰帆帆笑眯眯的站在一旁,不时的回答着秦天山和卿云的疑问。

  他心里很清楚,眼前这两位可是潜在的大金主。

  他不停地吹捧着光伏发电的优越性,倒不是他个人在其中有什么利益,而是他研究的便是这方面,自然是希望产业更加繁荣,说不定也有合作的机会。

  应该肯定是有的。

  毕竟,在金城的这片地域里,突然冒出来一个数千亩的大工地,很难不引人注目。

  地方上的消息,是瞒不住的,都知道那个工地就是东方厚朴和炎黄集团的联合工厂。

  总投资至少百亿级,应该算是今年金城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

  只是没有还没有官宣。

  毕竟,按照地方的一贯做法,除了签约仪式外,还需要一个盛大的开工典礼。

  ……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燃2003,重燃2003最新章节,重燃2003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