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若桐:?????????

  是谁带了一大包零食,自打上车就像个仓鼠一样咔嚓咔嚓吃个不停来着?

  李裕走进厨房,这个点儿,现蒸米有点来不及,馒头也是冷冻的,还得重新加热,他想了想,准备给两人做点炒面。

  烧一锅开水,从储藏室拿一包干挂面放进去。

  煮到七分熟捞出来,放进冷水投凉。

  趁着这个功夫,他切了点肉丝,又准备了青椒丝、洋葱丝、胡萝卜丝以及一把小青菜。

  面条捞出来控水,再用食用油和老抽拌一下,这样色泽更好,也不容易粘连。

  一切准备就绪,他起锅烧油,用猛火快炒的方式,做出两大盘炒面。

  “来吃饭吧!”

  听到李裕的喊声,葛荟荟有些惊讶:

  “才几分钟就开饭,不会给咱煮了泡面吧?”

  周若桐瞅了她一眼:

  “后悔跟来了?”

  “没,反正我在家也是自己做泡面,现在有人做好,我巴不得吃现成的呢。”

  说完,这丫头就疯婆子一样跑向了餐厅。

  “哇,炒面!”

  看到桌上油汪汪的炒面,葛荟荟很兴奋,抄起筷子尝了一口,然后扭头对走进来的周若桐说道:

  “好好吃,超级美味!若桐,你要吃不完就给我留着,可不能浪费。”

  周若桐拉开椅子坐下:

  “你昨晚不是刚制定了减肥计划吗?”

  “妈祖说我不算胖,不用减,啦啦啦,我要开动啦!”

  葛荟荟祖籍胡建,家里不管做什么都习惯请示妈祖。

  现在既然妈祖说不用减肥,那就可以敞开了吃。

  李裕端来两碗刚出锅的鸡蛋汤,又端来一盘撕好的烧鸡和一份爽口泡菜:

  “时间来不及,你俩先凑合吃吧,下午再做好吃的。”

  要是提前打个电话,中午就多做点烧茄子和红烧鸡块了。

  葛荟荟又扒拉一口炒面,脸上带着委屈:

  “我等会儿就得坐高铁回去,吃不到哇!”

  李裕:“……”

  你可真是千里送若桐啊!

  他又端来几样小菜,然后去外面忙活了。

  等两人吃过饭,把厨房收拾一下,李裕泡了壶茶水。

  倒茶时,他想到柜子里的玉佩比宋朝的银锭早了一千年,但新旧程度却差不多,于是旁敲侧击的问道:

  “那两块银锭有点新,你们咋鉴定的?”

  周若桐看了他一眼:

  “新旧并不是判定文物的根据,甚至连包浆、划痕、使用痕迹等等,在文物评判中,都只是起个参考作用。起关键作用的,是工艺手段、材料材质、工匠知识水平组成的时代特征,这才是判定文物的关键。”

  李裕一副虚心请教的架势:

  “那要找高人模仿着制作,不就可以造假了吗?”

  见他如此外行,葛荟荟笑出了猪叫声:

  “造不出来的,每个时代的材料都有特征,就拿银锭来说,汉朝的,隋唐的,宋朝的,明清的,里面所含的杂质都不一样,矿物质元素的比例也不尽相同,所以就算你仿制出纯度一样的银锭,只要用X光一照,是李逵还是李鬼,立马现出原形。”

  怪不得假文物只能骗到外行呢。

  李裕想到玉佩上没多少包浆,甚至绳子都还是半新的,又忍不住问道:

  “知乎上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要是能穿越到古代,那拿回来的东西算文物还是算仿制品?”

  很多外行人都问过周若桐这类问题,她笑着说道:

  “哪怕是刚出窑的瓷器,只要能拿回来,就是文物……文物的最大价值,是记录了某个时代的时间节点,而不是流传了多少年,我们考古专业,就是研究这些的。”

  说完,她打开手机,翻出一张照片。

  李裕一看,是一个簇新簇新的青铜盘,看起来像是刚做好的。

  “前几年殷墟住宅区一个坛子里发现的,刚做好的青铜盘放进坛子里,发生了地震,坛子倒扣在水中,陷在泥里,直到前几年才挖出来……现在去国家博物馆还能看到这几个盘子,在一群长满铜锈的青铜器堆里,新得跟显眼包似的。”

  葛荟荟对这种话题很感兴趣,刚要加入进去,突然看到道哥在门口朝自己挤眉弄眼,顿时想起人家俩要谈情说爱,自己还是别当电灯泡了。

  她拿着一个跳跳球嗖的往外一扔,开始陪道哥玩游戏。

  客厅里安静下来后,周若桐美眸一转:

  “铺垫了这么久,说吧,你朋友是不是又拿东西找你抵债了?”

  李裕:“!!!!!!!!!!!!!!!”

  周姑娘,你这么聪明,不怕以后嫁不出去吗?

  ————————

  各位早上好!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经营民宿,开局接待武松,经营民宿,开局接待武松最新章节,经营民宿,开局接待武松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