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不正常!”

  烧荒是大明为了抵御蒙古人犯边而实施的行动。

  简单来说就是到了秋冬季节草木枯萎时,在长城周围的草原上放火。

  把草原上的枯草全部烧掉,实施坚壁清野。

  如果不烧荒,蒙古人在犯边的时候就不用考虑战马的草料问题。

  他们一人多马,轮番骑乘。

  让闲置的战马轮番啃食荒草即可。

  若是烧了荒,犯边时就要提前准备草束喂食战马。

  这样一来不但会消耗给牲畜过冬用的存草,还会占用马匹驮运,消耗秋膘。

  如果犯边的收获不足以弥补这些损失,那么就会亏本。

  出于这些顾虑,很多蒙古部落不再轻易犯边。

  烧荒并非明朝所创,而是始于秦。

  在明代,烧荒行动始于永乐年间。

  永乐五年冬,江阴侯吴高上奏:沿边草盛,欲焚之。

  朱棣下旨:最当第虑,旁近未知,或生疑怪。且巡微军马仓猝难避,屯堡房舍将有所损,须预报之使备...

  自永乐之后,烧荒行动成了大明边军的秋冬主要任务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边军深入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能达到三五百里。

  烧荒是一门运气很大的技术活。

  要知道草原上的草并不是一把火就能全部点燃。

  很多草地是一小片一小片的,各片之间由于地形或者水源的原因并不相连。

  所以想要放火烧掉整个草原,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

  首先要找到那些容易燃烧的草甸子,然后用干草或者油脂等易燃物将它们连接起来,最后再点燃火源。这样才能让火势蔓延,造成最大的破坏。

  这是在没人干扰的情况下,若是深入草原,只用这种办法就行不通了。

  大明边军的做法是出塞三五百里,然后兵分两路。

  一路为哨探,负责观察敌人动向,防止遭到蒙古骑兵的偷袭。

  另一路为放火兵,负责烧草。

  他们一边烧草,一边往长城附近撤退。

  烧的时候会故意遗漏一些草地,造成没烧干净的假象。

  蒙古人的战马一旦食用这些草,就会被明军下的毒药毒死(马食草即毙)。

  之所以说烧荒需要运气,是因为草原上的风向变化非常快,

  前一刻还是北风,下一刻就可能变成了西北风,或者由于地形的原因变成西风。

  稍有不慎,烧荒的士兵就会被火势包围。

  另外当风特别大时,被点燃的杂草会被风势带到烧荒明军的退路上,导致被火势包围,发生意外。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最新章节,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