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朝廷关系错综复杂,城中那些候补的进士、举人背后都有不同的关系。

  稍有不慎就会选错人。

  吕大器突然想起一个人,开口说道:“尚书大人,属下推荐一人。”

  “哦?推荐谁?”

  “前些天,正在宁波巡视刑狱的刑部员外郎钱肃乐,给属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提起一个人,说此人文武兼备,是个人才。”

  “快说名字!”史可法有些焦急。

  “张煌言!”

  “张煌言?”史可法歪着脑袋,“我怎么对此人没有一点印象?”

  吕大器介绍道:“张煌言名门之后,其远祖乃南宋宰相文节公张之白。到其父张圭章时,家道中落。张圭章是天启四年举人,曾任山西盐运司判官,官至刑部员外郎。”

  “哦,有印象了!”史可法终于想起了这个人,“他现在人在何处?”

  “在宁波。”

  “太好了!”史可法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如果张煌言在南京,他反而不会提拔他。

  毕竟南京的关系太乱了。

  在宁波就放心多了。

  “发急递,让他来南京担任右佥都御史一职。让这位名门之后,在大明朝堂搅一搅。”

  “属下这就去办!”吕大器转身来到桌子旁边,拿起笔后伏案疾书。

  史可法让告诉黄道周在名单上加了张煌言的名字后,让他先回吏部等待。

  自己则留下来嘱咐吕大器:“俨若,未来一段时间兵部的事就先交给你了。我要把精力放到吏部那边,防止朝堂上这帮人作乱。”

  “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尽心竭力做好兵部的事。”

  “嗯,袁继咸那边的事能帮则帮,实在帮不了也没办法。马士英,操江水师,漕运那边尽量也要一视同仁,免得落人口实。”

  “其他的,见机行事。”

  “是!”吕大器兴奋之余,开始有压力了。

  史可法还是不放心,对吕大器再三嘱咐后去才往吏部打算整顿吏治。

  ......

  武昌。

  武昌府在经历张献忠洗劫和左良玉劫掠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城中一座宅院中,袁继咸与七个身穿戎装的武将相对而坐。

  这些人都是左良玉麾下大将。

  左良玉麾下原本有十一位总兵。

  左良玉死后,金声桓、马进忠、王允成,张应元、徐国栋、吴学礼、惠登相、卢鼎等八人选择留在武昌,继续给大明朝廷效力。

  而李国英、徐勇、张勇三人则领兵出城,不知去向。

  其实不用猜也能知道,他们不是投降了李自成就是投降张献忠了。

  “诸位,这是南京送来的急递,都看看吧。”袁继咸语气平缓,不喜不悲。

  金声桓率先拿过急递看了起来。

  看完后他将急递传给马进忠,马进忠看完后继续向下传递。

  等所有人看完后,袁继咸悠悠说道:“信中的内容诸位都看到了,有什么想说的吗?”

  见没人说话,袁继咸站了起来:“史可法担任吏、兵两部尚书,他是什么人你们心里最清楚。”

  “朝廷为什么会这么做?”

  “其余的话不用我说了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最新章节,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