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兵,采买物资,发放军饷都需要人去做,这些人分属各个不同的利益集团。

  快速结束战争会让有些人利益受损,所以这注定是一场漫长的战争。

  不过也有人希望快速结束战争,无论他们出于什么目的,对朝廷来讲都是好人。

  “陛下,臣听闻秦良玉已朝武关方向进兵,李闯贼肯定会绕后偷袭,还望朝廷发公文提醒。”兵部侍郎王家彦出班说道。

  “李闯贼后有追兵,肯定不敢绕后偷袭秦良玉,还是让她放心进兵吧。只有攻下武关才能迫使李闯贼回兵关中,如此中原战事才能得到缓解。”另一个官员说道。

  崇祯没有采纳任何人的意见,而是给秦良玉去了一封嘉奖信。

  让她自行给将士们发赏银,不够话跟朝廷说。

  “陛下,”户部尚书方岳贡站了出来:“今年夏粮已经开始收获,据北直隶各地反应收成还不错,许多百姓留足口粮后还能剩下不少余粮。不过...由于没有赋税的压力,百姓们都不愿卖粮。”

  崇祯皱着眉头问:“也就是说,今年筹备粮草有困难?”

  “是这样的陛下。”方岳贡老实回答。

  他的回答并没有让崇祯有太多意外。

  只有挨过饿之后才知道粮食有多么宝贵。

  此前北直隶连续遭遇旱灾,鼠疫,粮食减产十分严重。

  百姓们基本都挨过饿。

  之前卖粮食是为了缴纳赋税。

  现在没了赋税压力,他们会把粮食死死攥在手里,以应对可能到来的灾害。

  在他们眼里,粮食和命一样重要。

  其实只有崇祯知道,大灾年缺的不是粮食,而是良心。

  局部缺粮确实存在,但总体来说粮食是够吃的。

  大部分时间缺粮食都是人为造成的。

  例如有钱的有权的囤积居奇...

  就像几百年之后的某个时间段缺药一样,都是人为因素。

  看着一脸愁容的方岳贡,崇祯也犯起了难。

  农民不卖粮,朝廷就买不到粮食,边军就没饭吃。

  没饭吃就没法打仗...

  这种连锁反应是致命的。

  “诸位有良策吗?”崇祯看向在场的大臣。

  有人站出来说道:“臣以为应该尽快恢复征收赋税,只有这样才能迫使百姓卖粮。”

  “胡闹,陛下一言九鼎,免除赋税是爱民之举,怎能半途而废?”有人反驳。

  “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强买吧?”

  “事已至此只能这么做了,给地方官员摊派任务,他们肯定有办法。”

  众人议论起来。

  崇祯在心里叹了口气,对大明朝地方官员的遭遇表示同情。

  这也是京官与地方官矛盾的由来。

  制定政策的京官开口一张嘴,下面的地方官能跑断腿。

  “陛下,臣有话要说...”李邦华忍不住站了出来。

  事关边军粮草,国之大事,不能不管。

  满朝文武见李邦华站了出来,纷纷停止议论,看向这位七旬老叟。

  崇祯有些欣慰:“李阁老请讲。”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最新章节,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