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什么?

  雇佣关系的出现。

  历史上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当时纺织业十分繁荣。

  南方部分地区的纺织业已经由简单的家庭手工作坊发展为小工厂。

  作坊主出资出设备,老百姓出力。

  既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萌芽雏形。

  未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思维的局限性外,还有朝廷的打压。

  首先是商税。

  当时商税重的原因不是朝廷征税多,而是各个地方吃拿卡要的费用高。

  朝廷每入账一两商税,各个地方私吞的费用会高达二两银子甚至更多。

  用世宗的话说就是他们拿两百万,朕拿一百万。

  以扬州商人为例。

  商人通过运河将一船货物运往北京,期间要经过南直隶,山东,北京三个行省。

  而这三个行省下面又有很多府州县。

  每个地方官府都会在沿途设卡,索要过路费,过河费等各种费用。

  地方收到这些钱后不会将钱上交朝廷,而是留作私用。除了填补往年的亏空,大部分都被官吏贪污了。

  未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另一个原因是朝廷政策。

  历朝历代都重农抑商,一旦经商就不允许进入仕途(清代扬州盐商除外)。

  这项政策让很多士绅不敢直接涉足商业。

  而他们手中掌握了大量的钱财和生产资源。

  崇祯要改变现状就需要对症下药。

  乾清宫外的空地上。

  在崇祯,周皇后,懿安张皇后的注视下,内廷的宫女踩动踏板,飞梭织布机快速运转起来。

  随着梭子左右来回穿梭,经线与纬线折叠交错,布匹开始成形。

  一刻钟后织布机上的纺线耗尽,一块不大的布匹纺织完成。

  周皇后目瞪口呆的看着纺出来的布,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陛下,这...这就织完了?”

  崇祯嘴角上扬:“不错,这就是飞梭织布机的厉害之处。”

  周皇后还是不敢相信,她上前几步来到织布机前面,将布匹拿在手中仔细查看。

  这布与普通织布机织出来的布质量相差无几,但飞梭织布机织出来的布更宽。

  周皇后拿着布来到崇祯面前:“有了这种织布机,臣妾就能织出更多布给陛下做衣服了。”

  崇祯有些汗颜。

  周皇后哪儿都好,就是太节省了。

  懿安张皇后对着崇祯深施一礼:“不知陛下让臣妾来所为何事?”

  崇祯目光快速从懿安张皇后脸上扫过。

  这位皇嫂虽然已经年近四十,但丝毫不显老。

  整个人颀秀丰整,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给人一种成熟又优雅的感觉。

  崇祯不敢多看,急忙将目光放到飞梭织布机上,并说道:“朕今日让皇嫂前来是为了挣钱一事。”

  “挣钱?”张皇后一时间有些诧异,“臣妾久居深宫,且不擅长经营之道,不知陛下想让臣妾做什么?”

  “不是皇嫂,而是太康伯(张嫣的父亲)。”

  崇祯目光一转看向周皇后:“还有嘉定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最新章节,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