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允彝...”崇祯轻声念了几遍。

  夏允彝是几社六子之一,也是几社的创始人之一。

  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夏完淳。

  夏完淳九岁便能诗善词,有神童之誉。

  历史上父子二人在满清入关之际投身入伍,起兵抗清。

  那一年,夏完淳十五岁。

  兵败后,夏允彝拒绝满清的召降,自杀殉国。

  夏允彝死的方式很特别,他命令兄、子、妻妾家人在岸边观视,自己独身一人走到水塘中间。

  水很浅,只到达夏允彝腰部。

  他先是从容地和家人告别,然后将头埋入水中活活呛死。

  夏允彝选择用这种悲壮的方式殉国。

  夏完淳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悲痛之余坚定了抗清的信念。

  永历元年。

  夏完淳被捕,押往南京受审。

  他在南京遇到了劝降的洪承畴。

  在民族大义面前,夏完淳不但没有投降,还将洪承畴痛骂了一顿。

  随后,夏完淳被杀。

  那一年,他只有十六岁。

  父子二人的表现堪称读书人之楷模。

  崇祯晃了晃脑袋,收回思绪。

  他盯着吏部尚书邱瑜说道:“邱瑜。”

  “臣在。”

  “拟旨,让夏允彝担任钦差大臣一职,旨意送达后立刻前往扬州彻查,不管此案牵扯到谁,都要查清楚,查明白,还百姓和官员一个公道!”

  “臣领旨。”邱瑜转身回吏部拟旨。

  邱瑜离开后,崇祯又有些后悔了。

  他怕王之心因此被抓住把柄,导致无法继续抄家。

  想了一会后,崇祯摇了摇头。

  他的担心太多余了。

  夏允彝固然擅长断案,但王之心是何许人也?

  大明东厂提督!

  如果大明朝现在还有阉党的话,那么阉党的头子就是王之心!

  他要是被夏允彝抓住把柄,这东厂提督不要也罢。

  旨意经过层层审批后被制作圣旨。

  在制作圣旨的同时,崇祯让王承恩拟了一道中旨送往南京紫金山脚下。

  他要派兵保护夏允彝。

  当天傍晚前,旨意离开北京以每天六百里的极限速度送往杭州府和南京。

  崇祯二十一年七月初四清晨,送圣旨的来锦衣卫抵达杭州府。

  接完圣旨送走锦衣卫后,夏允彝回屋命人收拾行李。

  夏允彝的妻子盛氏叹了口气:“老爷,南京的案子先后死了三个人...就连太子殿下的伴读太监丘致中都落水淹死了。”

  “婆婆妈妈的,你到底想说什么?”夏允彝白了一眼盛氏。

  盛氏壮着胆子说道:“老爷,别说扬州府了,整个南直隶现在也已经变成了是非之地,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要不...还是上书辞官吧!辞官能活命,去了性命难保。”

  “荒谬!”夏允彝猛挥衣袖,“全都是妇人之见!陛下遇到难处让我前去断案是我的荣幸,岂能知难而退?”

  “老爷我...”

  盛氏还想说些什么,被夏允彝挥手打断:“不要再提此事,否则别怪我无情。”

  盛氏立刻闭嘴。

  正收拾行李的功夫,一个俊朗少年从外面跑了进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最新章节,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