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谋士方光琛的言论后,吴三桂呆呆的坐在椅子上,沉默良久。

  方光琛说的话虽然不好听,但说的都是实话。

  如果拒不奉旨调兵,就是明着对抗朝廷。轻则获罪,重则像刘泽清一样被人用计除掉。

  就算朝廷暂时放过他,后续也会找他的麻烦。

  如此一来,他只有向建奴投降这条路可以走了。

  现在投降建奴这条路真的可行吗?

  关宁军与建奴有世仇,之前缺饷严重时都没投降,现在饷银充足能投降?

  就算真的投降了,他吴三桂下场无非三种。

  一,像那些汉八旗一样攻城掠地,冲锋在前!

  虽然能够建功立业,拿银子拿到手软,但打仗就会死人,每死一个人他的实力就会减少一分。

  等关宁军死完了,他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

  二,被建奴调往辽东,镇守他们的大后方?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卧榻之侧尚不能容他人酣睡,建奴绝不会轻易将后方交给他。

  最后一条则是被削了兵权,像他舅舅祖大寿那样没事喝茶饮酒听听小曲,成了废人。

  不行!

  这三种下场都与他的期待相差甚远甚至截然相反!

  最关键的是,大明的基本盘还在,继续给大明效力才是明智之举。

  吴三桂对着方光琛抱拳拱手道:“多谢方兄指点一二,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方光琛微微一笑,拱手还礼后自行退出了房间。

  吴三桂又思考了片刻后对着外面吩咐一声:“来人,让镇标中营参将巴克勇来一趟。”

  关宁军编制屡有变化,但大致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孙承宗、袁崇焕时期的关宁军。

  当时的关宁军编制是统编十五营。

  分别是前锋三营,后劲三营,中权三营,左翼三营,右翼三营。

  这十五营又分别下设左中右三营,分属战兵,守兵以及堪战援兵不同序列。

  到了祖大寿时期又曾设了夷字四营,分别是平夷左营,平夷右营,降夷左营,降夷右营。

  夷字四营属于编制外的部队,但就是这些人让关宁军声名远扬。

  (堪战援兵和战兵都能野战,前者的战斗力比后者强,而且强很多,属于精锐之中的精锐。)

  第二阶段是吴三桂时期的关宁军,此时的关宁军编制变为镇标七营。

  分别是镇标内丁营,镇标左营,镇标右营,镇标中营,镇标前营,镇标后营以及镇标大拨营。

  镇标内丁营属于精锐之中的精锐,也是吴三桂的私人家丁。人数虽然不多,但战力极其强悍。

  吴三桂思考了很久,这才决定派巴克勇带领镇标中营的骑兵主力,并从其他营抽调一些骑兵前去宣府支援。

  不是他犹豫,是可调之兵实在太少了。

  首先,镇标内丁营的兵不能调!这是他的家丁,是私军,也是战力担当!

  每逢战事这些人都跟在他左右,有他们在,他吴三桂才有底气!

  其次,夷字四营的人也不能调!

  这四营兵马由蒙古人和和女真人组成,装备精良,待遇优厚,同时也是战力担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最新章节,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