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藩王赐田有两种不同管理模式。

  一种是自行管业,另一种是有司代管。

  自行管业的意思是王府自营。

  王府自己将赐田租给佃户,向他们收田租和赋税。(赋税不交朝廷,而是交给王府。朝廷虽然免了藩王的赋税,但是藩王并不免佃户的赋税。)。

  怎么收,收多少,什么时候收都由王府说了算。

  有司代管是官府代为管理。

  官府将田租给百姓,收上来的钱再转交给王府。

  有司代管的田,田租和赋税特别低。在成化、弘治年间,根据《大明会典》记载,当时赐田的田租和赋税每亩收银三分,到了万历年间又改为上田三分,中田二分,下田一分五厘。

  范景文的意思是,虽然不给封地了,但是朝廷会将封地的租税钱以藩王宗禄的名义发出去。

  对藩王来说,并没有多少损失。

  “什么意义吗?”崇祯很是纳闷,“虽然不给封地了,但是还会给钱啊,有钱就能买地,有地后又会出现各种乱象。”

  范景文微微一笑:“目的就是让他们买地!买地就得花钱,这样钱就能从王府流向民间。买地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欺行霸市的行为,这些行为就是藩王的把柄。”

  “藩王问题不可能一劳永治!要给藩王犯错的机会,一旦他们犯了错,陛下就能抓住把柄治他们的罪。”

  “陛下削藩要削有罪之藩,而不是削所有的藩!有问题的藩王宗室,陛下可以降罪。没问题的藩王宗室,陛下根本不用管。他们做的好事不但会维护陛下名声,还能稳定大明统治。”

  “勋贵也是同理!”

  “如果强行削藩,并将削藩的范围扩大到勋贵身上,建文时期有些武将出工不出力的情况将再次发生。一旦起刀兵,对朝廷非常不利。”

  (万历二十三年,明神宗朱翊钧下诏恢复建文年号。)

  范景文的这番话让崇祯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是啊!

  只削有罪之藩就够了!

  没问题的藩王根本没必要削!

  他们做的好事在百姓眼里等同于皇帝做好事。

  尤其是不能明目张胆的削勋贵。

  一旦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武将们就会胡思乱想。

  导致出工不出力,或者故意战败投降对方。

  靖难之役时,南军这边就有几个手握重权的人明目张胆的演朱允炆。

  崇祯不能重走朱允炆的老路。

  范景文又补充了一句:“世宗便是用这个办法削的藩。”

  崇祯不置可否的点了下头。

  世宗是嘉靖的庙号,嘉靖时期被废的藩王最多。

  嘉靖怎么削藩的?

  一部分藩王因绝嗣被废藩,一部分藩王则是因为犯罪被废藩。

  范景文这句话说的非常有深意。

  他虽然没明说,崇祯却听懂了。

  尤其是那些因绝嗣而被废藩的情况很不对劲。

  藩王不但有钱,而且妻妾成群,怎么会生不出儿子来呢?

  生出来容易,养大了难。

  藩王的儿子们会莫名其妙的夭折,导致绝嗣。

  这里就有阴谋论了。

  无论是否有阴谋,嘉靖都达到了他削藩的目的。

  可惜嘉靖的后代把这个本事忘得一干二净,导致被群臣和藩王拿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最新章节,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