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她想告老还乡,岂有不同意的道理?

  崇祯盯着王家彦问:“兵部是什么意思?”

  王家彦将提前准备好的词在脑袋里过了一遍后说道:“兵部的意思是秦良玉可以告老还乡,川军也可以回四川与家人团聚,不过不是一起回去,而是分批回川。”

  “川军在关中有十万五千余人,第一批撤回五万五千人,留下五万。”

  “明年中秋节前撤回第二批两万人,留下三万。”

  “明年年底前再撤两万人,留下一万。”

  “后年年底前撤回最后一批一万人。”

  崇祯先是点头随后摇头。

  兵部的方法看起来既能稳定关中形势,又能照顾士兵情绪。

  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王侍郎,”崇祯开口道。

  “臣在!”王家彦躬身施礼。

  “此事你一人做不了主,去和户部商量商量吧。”崇祯说完这句话坐到龙椅上闭目养神。

  王家彦愣住了。

  他没搞明白这件事为什么要和户部商量?

  撤兵虽然需要户部协调行军钱粮,但也只是例行公事,并不需要商量,更不需要在朝堂上商量。

  户部尚书方岳贡笑呵呵地朝王家彦拱了下手:“王侍郎,陛下说的是迁徙百姓(移民)之事。”

  “啊?”王家彦下意识地张开嘴。

  方岳贡接着说道:“现在很多地方的情况和洪武初年相似,尤其是关中,河南等地久经战乱,荒无人烟。地没人种就会荒废,更无法收租税。所以当务之急是迁徙百姓到这些地方,让他们种地生孩子。”

  “人口越多,耕种的地就越多,朝廷征收的赋税也就越多。”

  “那...和兵部有什么关系?”王家彦短时间内还没反应过来,再次问道。

  方岳贡再次笑呵呵地说道:“陛下的意思是想办法将一部分川军留在关中,有他们在既能防止流贼复叛,又能填补当地人口,尽快恢复耕种。”

  王家彦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惭愧,惭愧!”

  接下来,朝堂开始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其实也没什么好讨论的,无非就是以军屯的形式留人。

  军屯有三种形式,

  一是戍田。

  部队且耕且戍,耕战兼顾。

  二是屯军。

  从部队中抽出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屯田垦种。

  第三种是明朝的军户制度。

  每户出一人参军,其家人可以种军田。种军田不用交田租和赋税,但是要交里甲正役和其他杂税(有些税理论上不用交,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不按理论办事,所以明朝中后期的军户承担的杂税特别高,导致军户逃籍。)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最新章节,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