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双方是敌对关系。

  崇祯并不是这么想的。

  辽东走私的货物大部分都经蒙古人的手流入建奴手中。

  也就是说,蒙古人是中间商。

  他们既知道谁是买家,也知道谁是卖家。

  搞定了他们,也就掌握了走私的全部秘密。

  “还有,”崇祯又说道:“派人把李定国的战绩传播出去,几日能传遍京师?多长时间传遍全国?”

  “臣可以保证三日内传遍京师,三个月传遍整个大明。”

  “那就去办吧。”

  “臣遵旨。”

  李若琏离开乾清宫后立刻召集锦衣卫,开始宣传造势。

  首先是说书人。

  说书人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

  不过当时听书的基本都是权贵,普通百姓没得听也听不起。

  隋唐时期,民间出现了说书人,

  到了宋代,说书开始职业化。

  明清时说书人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广受追捧。

  茶楼内。

  说书人坐在椅子上,身穿长衫,手拿醒木。

  啪!

  醒木落在桌子上,将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说书先生念完定场诗后,茶楼内爆发出阵阵喝彩声。

  “好!”

  “好啊!再来一首。”

  “没听够,再来一首!”

  换成其他定场诗,百姓们或许会喝倒彩。

  但是这首诗不行。

  因为这首诗的名字是《送毛伯温》,作者是大明顶级权谋大师明世宗嘉靖皇帝。

  大明百姓若敢喝这首诗的倒彩,后果可想而知。

  说书先生微微一笑,沉声说道:“今天不讲三国,也不讲水浒,讲一讲辽东的战事。”

  “这有什么好讲的?无非就是大胜了或者打败了!”

  “是啊,还是讲三国吧。昨天说到宛城之战,今天该讲曹操一夜害三贤的事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最新章节,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