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寿州,便在江淮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巨大的裂口。

  李彻并未给敌人喘息之机,迅速下达一系列命令:

  命王三春、陈平之各领本部精锐,分头扫荡寿州周围尚未臣服的郡县,巩固后方。

  命朱纯、杨璇率军稳定寿州本土及东北方向,安抚地方,恢复秩序。

  同时,令耶律和和越云率步骑五万,配合黎晟、张能的舰队水陆并进,沿淮河东下,目标直指濠州与泗州。

  奉军挟大胜之威,士气如虹,更兼水师控扼河道,所到之处叛军根本无法抵抗。

  濠州守军听闻寿州陷落、刘仁詹自刎的消息,军心早已涣散。

  奉军兵临城下后,守将未做抵抗开城投降。

  泗州守将试图负隅顽抗,却被奉军舰队以猛烈炮火摧毁了外围水寨。

  越云的骑兵趁机切断其退路,守将走投无路,最终也只能无奈请降。

  至此,不过半月有余,淮南局势基本稳定。

  重要的城池尽数落入奉军掌控之中,淮河沿岸也再无叛军势力。

  来自北方的粮草、兵员开始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奉军的实力不降反增。

  翟燕在寿州失陷后,便知淮河防线大势已去。

  他虽有心在濠州、泗州一带组织抵抗,但奉军推进速度实在太快,根本来不及反应。

  加上己方士气低落,各部难以有效协同,更别提集结起来了。

  翟燕虽然有几分本事,但终究非是统帅之才,根本指挥不了十余万人的大部队。

  眼见奉军已成席卷之势,他果断放弃了继续纠缠的念头,收拢残军一路南撤。

  最终退守至通往帝都的最后一处关隘——清流关。

  清流关位于滁州西郊的关山险要之处。

  此地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关城扼守于山谷最狭窄的咽喉之地。

  此关南望长江、北控江淮,地形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乃是北方进出帝都的必经之地,被誉为‘金陵锁钥’。

  翟燕如今已经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这道关隘之上。

  他聚集守军五万余,其中一万精锐负责据守,一万精锐留作预备队,其余人全部投入加固城防之中。

  他亲自勘察地形,督促士兵加固关墙,并在两侧山岭上修建了数十座坚固的石堡、碉楼,封锁所有进攻路线。

  关内更是囤积了足够的粮草军械,摆出了一副长期固守,誓与关隘共存亡的架势。

  别说,翟燕此人的统兵上限就在五六万这个水平。

  指挥十余万大军一塌糊涂,人数少了反而井井有条。

  奉军主力在扫平淮南后,也推进至清流关下。

  李彻与一众将领立马关前,仰望着这座雄踞于崇山峻岭之间的巍巍关城,神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难啊!”李彻摇了摇头,“两处皆是悬崖峭壁,中间的道路如此狭窄,兵马根本铺不开。”

  陈规也补充道:“火炮的角度不好调整,仰角太大了。”

  李彻微微颔首:“回营再议。”

  中军大帐内,李彻召集众将商议破关之策。

  王三春性子最急,率先抱拳道:“陛下!这清流关虽险,末将愿亲率精锐先登,定能为陛下叩开此关!”

  耶律和也附和道:“不错!我军士气正盛,强攻虽会有损伤,但必能攻克!”

  其他将领虽未明确反对,但眉宇间也透露出赞同之意。

  面对此等得天独厚的关隘,除了正面强攻,似乎别无他法。

  然而,李彻却陷入了沉思。

  寿州城下刘仁詹自刎的那一幕,依旧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凭借奉军如今的实力,强攻清流关取得最后的胜利是必然的。

  但翟燕已是困兽犹斗,依托险要地形,守军又多是其嫡系南军,抵抗必然极其顽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最新章节,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