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考牌上的信息,张谦在宛如迷宫的考场方阵中穿行,终于找到了【三十二号区,十六座】。

  那是一个靠近边缘的位置,不算起眼,却也清静。

  他依号入座,将放着笔墨的考篮放在脚边,略略环顾四周。

  此刻入场的人还不算多,许多座位尚且空置,想来那严格的搜身程序确实拖慢了进度。

  毕竟今日有上万个考生,虽然皇城开放了不止一个通道,又找了很多军士、差役负责搜身,但想要短时间搜完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张谦索性闭上双眼,摒弃杂念,在心中默默诵念起《论语》来。

  圣人之言他早已滚瓜烂熟,但每多默诵一遍,都能在熟悉的字句中品出几分新的意味,心境也随之愈发沉静。

  待到天色大亮,晨曦彻底驱散了最后一丝夜色,他周围的座位也陆续被填满。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山呼海啸的欢呼声,如同潮水般席卷了整个广场。

  张谦缓缓睁开眼睛,抬头循声望去。

  只见远处皇宫高大的城楼之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道挺拔的身影,身旁还有一面龙旗在晨风中微微舒展。

  是当今圣上亲临考场了!

  无需任何人号令,广场上上万名学子如同被风吹过的麦浪,齐刷刷地站起身来,向着那道尊贵的身影躬身行礼。

  张谦自然也如此,而且行礼非常端正,心中满是敬畏和感激。

  虽然他还没有考试,但却始终认为这位陛下,才是自己真正的伯乐。

  他看见,那道身影似乎向下压了压手,说了几句什么话。

  但距离实在太远,声音消散在风中,张谦一个字也未能听清。

  即便如此,仅仅是皇帝亲临观礼这一举动本身,就已足以让所有学子热血沸腾了。

  待学子们重新落座,气氛愈发凝重。

  负责本考区的考官们开始起身,在座席间的通道上无声巡弋,目光扫过每一位考生。

  紧接着,一名身着官袍的学官走到考场前方,考官纷纷向其行礼。

  那学官微微颔首,随即看向众考生,运足中气,声若洪钟:

  “肃静!”

  与此同时,其他区域也有学官出现,偌大的广场瞬间鸦雀无声,只剩下风吹过衣角的猎猎作响。

  “本次恩科会试,众生需谨记:

  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左顾右盼、不得擅自离席、不得大声喧哗!

  但有违抗者,无论缘由,当即逐出考场,永不录用!

  都听清楚了?”

  “是!”下方传来参差不齐的回应。

  学官威严地扫视全场,确认无人异议后,这才微微颔首,示意考官们开始发卷。

  考官们下场,将一张张雪白的试卷被分发到学子们手中。

  那试卷入手微凉,纸张的质地让许多人为之一愣。

  细细一看,这纸竟异常洁白挺括,远比他们平日所用最好的纸还要白皙光滑。

  更令人惊异的是,卷面上的字迹似乎并非手书,个字的大小、间距都分毫不差,仿佛是用精密的模子刻上去的一般。

  这种规整的感觉,让考生们不由得心中震撼,越发重视此次会试。

  考生们大多有见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如此技术,说明朝廷可以批量制作书籍,世家大族垄断知识的日子,不复存在了!

  张谦却无暇过多惊叹这纸张与印刷的神奇之处,他的全部心神已经被卷首的题目牢牢攫住。

  最前方的考试自然是帖经部分,要求填补经句中的空白。

  第一题,正是《大学》开篇:

  【大学之道,____,在__,在_____。】

  李彻与几位心腹重臣最后商议,认为副卷在考察基础与思维灵活性上更为均衡。

  故而,此次会试最终启用的是那份备用的副卷。

  这题目对如今的张谦而言已是信手拈来,经过林清源月余的悉心指点,四书文句早已烂熟于胸。

  他刚提起笔,饱蘸墨汁,准备直接作答......

  “且慢!”

  台上学官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许多人的动作。

  “现在发放草稿纸。

  诸生所有答案,需先在草稿纸上拟定,确认无误后,再工整誊抄于试卷之上。

  本官提醒你们,卷面字迹潦草、涂改过多者,一律会影响考评成绩。

  慎之!慎之!”

  张谦心中一凛,连忙收住笔锋,暗自庆幸。

  他写字虽不算差,但也绝不敢保证万无一失,若有草稿纸先行推敲,自是稳妥许多。

  学官们再次走下来,下发草纸。

  这草纸的质地就普通了许多,色泽微黄,略显粗糙。

  但胜在数量颇丰,每人厚厚一小沓,管够。

  张谦铺开草纸,深吸一口气,这才稳稳落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反复看了两遍,确认无误,才小心翼翼地将其誊抄到那份洁白得耀眼的试卷之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最新章节,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