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玄怪录 第五十九章 魏晋风范(1/2)

小说:南朝玄怪录 作者:三戒大师 更新时间:2024-12-25 03:54:03
  曲阿县衙,县尉官廨。

  本朝秉承魏晋风范,官员以案牍劳形为耻,以政事清闲为荣。因为后者说明你水平高,治下政通人和,前者反之。

  故而,谢县尉每月仅升堂问案一次,每次只有半天。省下来的时间可以清谈参禅,可以狎妓宴饮,总之就是不能干正事。

  别问,问就是正宗魏晋风范。

  今日十五,正逢谢县尉问案的日子。等待过堂的百姓,在官廨外排成了长队。

  当然,谢县尉也是有两把刷子的,一把叫‘千隆问屈术’,另一把‘扶乩’更是重量级。

  靠着这两大绝学,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没有人能在他面前撒谎;不管多么疑难的案子,他都能查清真相。按说得个‘断案如神’的美名一点都不难。

  但他偏不。

  一来他不愿意多劳,午时一到便退堂收工,才不管案头上积了多少状子,外面还有多少人在排队呢。

  二来,他问明案情之后,从来不当场宣判,而是先缓上两三个月,给足双方缓颊活动,释放能量的时间,以免误伤了‘良善’大户。

  至于通融的程度,是完全跟你能量大小成正比的。

  比如半年前,县里一位公子在闹市纵马飞奔,结果撞死一对爷孙。当即被义愤填膺的百姓扭送官府,押入大牢。

  按说此案证据确凿,依照刑律,公子必死无疑。可惜公子姓桓,谢县尉情知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于是将卷宗搁置数月。

  近日果然得了族中某位长辈的家书,其中有言语提到这位桓公子,说他是故人之子,已经幡然悔悟云云……然后又话锋一转,说起与谢县尉父亲的深情厚谊,请他进京时务必到府中做客云云。

  于是谢县尉退堂之后,便叫属下法曹拿来卷宗,找到判词中的‘跑马伤人致死’一句,提笔将‘跑马’二字一颠倒,改为‘马跑伤人致死’。

  “妙哉!”那法曹抚掌赞叹:“少府神来一笔,纵马伤人便成了劣马脱缰,非人之过,那桓公子便既可免刑,更可免死,真是天有好生之德,少府有通神之笔啊。”

  “你再跟嫌犯家属通通气,让他们别太抠搜,多赔点钱,堵住苦主的嘴。上上下下再打点一番,以免有人乱讲话。”谢县尉沉声吩咐道:

  “一切顺利的话,那小崽子就能回家过年了。”

  “哎,好嘞!”法曹喜不自胜地应下,一看就没少拿被告的好处。

  谢县尉也不戳破他,因为他更没少拿。

  忽然谢癸神情一动,摆摆手道:“先下去吧。”

  “是,卑职告退。”法曹赶紧抱起卷宗告退。

  门一关上,内堂中便响起鼓掌声。

  谢县尉不用看也知道,那死人脸又来了。

  “谢县尉真是从来不让人失望,每次都能令我大开眼界。”魌先生从帷幕后走了出来。

  “这只能说明你孤陋寡闻。”谢县尉面无表情道。

  “你们都这么搞?不怕像北朝一样民心尽失吗?”魌先生忍不住问道。

  “你懂什么民心?乡绅士大夫的心才是民心。区区草民哪里有心?不过是盲从牧童的羊群罢了。”

  “所以乡绅就是放羊娃子?”魌先生道。

  “正是。”谢县尉点点头道:“所以,得罪一个乡绅的危害,远超得罪一百个小民。再说乡绅保住了孩子,小民家里也得到了丰厚的赔偿,官府也少一桩重案。大家都有好处,岂不善哉?”

  “佩服,不要脸还得是你们世家子弟。”魌先生赞叹不已道:“把贪赃枉法说的如此正大光明。”

  “废话到此为止。”谢县尉呷一口茶水,问道:“你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访仙乡的那帮家伙严防死守,我四个孩子都没了。”魌先生笑容渐失,长叹一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南朝玄怪录,南朝玄怪录最新章节,南朝玄怪录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