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宫。

  刘盈安排好两位弟弟的事情,瞬间感觉轻松不少。

  按照张良提出的察举制,已经有不少人被乡人推举,打算出仕做官。

  只不过对于教材的编纂上,张良和蒯通、李左车二人,产生了一些不同意见。

  甚至闹到三人要前往朝堂,让皇帝与太子做出取舍,才肯罢休。

  “你们两个也真是的!留侯别看平日里不关心朝政,也不接受阿父的封赏,但他骨子里依旧是贵族政治的受益者。”

  “咱们这般一闹,让庶民都有机会做官,他能坐得住才怪。”

  刘盈吊儿郎当,侧卧在榻,听着蒯通与李左车大吐苦水。

  “留侯建议,将贵族礼仪加入教科书中。”

  “此举看似微小,实则间接区分读书人与庶民的区别!”

  “一旦读书人产生了自己高高在上的感觉,日后肯定会废除考试制度,因为在他们眼里,自己已经是贵族!”

  蒯通冷哼一声:“留侯打得一手好算盘,之前他有些私心,通还能看在太子的面子上忍让。”

  “如今教材尚未编纂完毕,这厮便已经要区分读书人与平民!”

  李左车看到刘盈不为所动,继续说道:“按照留侯的意思,这所谓的礼节,对于平民而言毫无用处。”

  “但只要朝廷认定了你是读书人,就可以运用礼节。我大汉礼节,何时成为了区分贵贱高低的东西?”

  二人愿意效忠大汉,除了看在刘盈与韩信的面子上,还有一大部分原因,因为这个王朝是庶民的胜利。

  不学无术的老流氓,最终打败了代表楚国贵族的项羽。

  刘邦任用贤才,让众人看到了走入仕途的希望。

  可张良所谓的察举制,当真是享用几十年的红利,然后换来数百年的弊端。

  到时候官员世世代代为官,农民世世代代务农,再无阶级跨越的可能。

  偏偏张良洞察人心,他的察举制说到了不少既得利益者的心坎。

  好在刘盈强硬回应,这才使得察举暂且被运用,而刘盈的考试制度紧随其后。

  只要五年补全,就会被推广到全国。

  “太子殿下,明日上朝,就靠您力挽狂澜了!”

  蒯通抱拳道:“您也知道,当初那三分天下之计,陛下恨不得将臣生死活剥……”

  刘盈瞥了蒯通一眼,“你这老小子,也知道当初伤我阿父有多深?师父若是听了你的话,现在中原大地还分崩离析呢!”

  蒯通嘿嘿一笑,随后干干挠头。

  “太子殿下,微臣也不便出席朝堂。”

  作为韩信的左膀右臂,李左车同样被大部分汉臣所厌恶。

  “行了,你们负责好编纂教材,其他的事情交给我便是。”

  “留侯这厮,跟咱们阶级毕竟不同。”

  “哪怕李先生是李牧之孙,但毕竟到了你这一代,家门不幸早已败亡。”

  “说起来,李先生依旧是布衣之身,若非被师父赏识,说不定早就隐居山林。”

  刘盈随即看向蒯通,“先生你么……我总觉得还是留在齐地跳大神,更适合您!”

  蒯通着急道:“太子殿下,可不能说笑!我那匈奴媳妇和儿子,还不是为了咱们长乐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最新章节,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