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惟瑾心中冷笑连连。

  十首震古烁今的好诗?

  这蠢货以为千古名篇是大白菜吗?

  还一薅十棵?

  但他面上却愈发恭顺,连连点头:

  “是是是,小人一定竭尽全力,

  不敢辜负少爷期望。”

  退出书房,苏惟瑾走在回廊下,

  眼神却已变得深邃锐利。

  诗会…这倒是个意外之喜的机会。

  原本只是想借着张诚这块跳板拿到科举资格,

  一步步往上爬。

  但考场风波和赵教谕的疑虑让他意识到,

  或许可以更快一些。

  一直完全藏拙,固然安全,但也容易真正被埋没。

  需要适当地、有控制地露出一点锋芒,

  吸引真正能识别人才、或许能提供助力的目光。

  而这次诗会,正是天赐良机!

  张诚这蠢货只想出风头,

  却根本不懂诗的优劣。

  自己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

  十首?

  不可能。

  但一两首足够惊艳的“残句”或意境超绝的“半成品”,倒是可以“准备”。

  既要符合张诚那半瓶水晃荡的水平,

  不能太过完美吓到人(主要是怕这蠢货背不下来露馅),

  又要灵光闪动,

  有真正打动人心的力量,

  足以在众多陈词滥调中脱颖而出,

  引起像刘老翰林这种真正懂行之人的注意。

  甚至…可以刻意留下一点“斧凿”的痕迹,

  或者一点与张诚平日言行不符的、

  更深沉的感慨,埋下更多的疑点和伏笔。

  超频大脑开始飞速运转,

  浩瀚的记忆库中,

  无数诗词歌赋如同星河般流淌而过。

  不能直接用那些注定流芳百世的千古绝唱,太扎眼。

  需要筛选、改编、

  甚至原创一些符合这个时代审美、

  却又带着超越性灵光的句子。

  “写”什么呢?

  初夏诗会…主题无非咏物、抒怀、即景…

  有了!

  苏惟瑾眼中精光一闪,

  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就“准备”两首吧。

  一首咏物,一首即景。

  咏物的那首要精巧,

  带着点少年人强说愁的淡淡忧思,

  适合张诚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调调。

  即景的那首,则要豁达开阔,

  暗藏一点不易察觉的抱负,

  最后再故意留下一两句略显“瑕疵”的收束,

  好似力有未逮,

  这样才更符合张诚“偶得佳句却又功底不深”的人设。

  完美。

  他几乎已经能看到,

  当那半阙清词丽句从张诚那粗俗的嘴里结结巴巴念出来时,

  在场众人那惊讶、怀疑、又不得不鼓掌的精彩表情了。

  也能想象到,

  刘老翰林那等阅尽千帆的老者,

  眼中可能会闪过一丝怎样的探究光芒。

  苏惟瑾加快脚步,

  回到自己那狭窄的住处。

  他需要立刻将构思好的诗句记录下来,

  并精心设计好如何“自然”地让张诚“得到”这些诗,

  以及如何“不经意”地提醒他该如何在诗会上“表现”。

  鱼饵要做得香甜,钩子要藏得隐蔽。

  这一次,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在幕后操纵。

  他要借着张诚这张破锣嗓子,

  唱一出属于自己的开场戏。

  沭阳的才俊们,准备好惊讶了吗?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最新章节,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