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身之仔细,近乎苛刻。

  发髻要解开,鞋子要脱掉,

  衣服夹层要细细捏过,饼饵掰碎,水囊倒空检查。

  不时有试图夹带小抄的考生被当场揪出,

  拖到一边登记姓名籍贯,

  革除考试资格,引来一片唏嘘和更加紧张的氛围。

  张诚吓得腿肚子直哆嗦,全靠身后家丁暗中架着才没软下去。

  苏惟瑾则异常冷静,他甚至能分心观察四周。

  他的超频视觉捕捉到,

  在负责搜身的普通衙役身后,

  站着几位穿着青色官袍、气质明显不同的官员。

  他们目光如电,面无表情地扫视着每一个考生,

  化身经验丰富的猎手,等待着猎物自己露出马脚。

  这就是学政衙门下来巡查的官员!

  气氛果然空前紧张!

  ---

  辰时三刻,东角门。

  这里是专门递送饮水、食物之处,亦有衙役看守,但戒备稍松。

  苏惟瑾早已候在一旁,

  见那系黄带子的衙役端着一摞空水碗走过,

  其中一只碗底隐约粘着一折小纸条。

  他佯装上前帮忙收拾,指尖一拈,纸条已落入袖中。

  转身避入人群背后,展开一看,

  正是今日首场《四书》题、经义题与策问题!

  苏惟瑾目光一扫,

  超频大脑急速运转,

  几乎瞬间便已完成审题、破题、立意、构篇。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纸笔,

  借考篮遮掩,以特制墨水飞快书写,

  字迹细如蝇脚,却清晰工整,

  不过片刻,三篇文章已然草就。

  他将写好的文章卷成极细的纸卷,

  塞入一根预先准备好的中空竹制笔管之中,

  再将笔管混入张诚考篮中那几支备用毛笔之中

  ——这些笔昨夜都已经“处理”,

  笔杆略粗,却因做工粗糙而不易引人注目。

  ---

  此刻张诚已验身完毕,正魂不守舍地站在门内等候引导前往号舍。

  苏惟瑾趁乱上前,假意为少爷整理衣襟,迅速将考篮递过去,低声快速道:

  “笔三号,墨在里面。”

  张诚一个激灵,猛地攥紧考篮,重重点头。

  ---

  号舍之间巷道极窄,仅容一人通行。

  每一排号舍尽头都有号军值守,目光森冷地扫视着每一位考生。

  张诚哆哆嗦嗦找到玄字柒拾叁号舍,钻了进去。

  那不过是一个宽三尺、深四尺、

  高六尺的狭小空间,左右是砖墙,

  正面无门,只有一块可活动的木板充作桌案,

  此外只剩一张窄凳,一只供夜间照明的小油灯。

  他一坐下,便感到一股压抑窒闷的气息扑面而来。

  考题发下,张诚慌忙展开一看,

  顿时头皮发麻

  ——经义题果然有《王制》,

  亦有《孟子》,

  却根本不是他背的那几句!

  策问更是完全超出预料!

  他手忙脚乱地翻出考篮中的毛笔,

  一根根摸索,终于找到那支略有异样的,

  颤抖着拧开笔管,倒出那卷救命的纸卷……

  他长舒一口气,定了定神,开始小心翼翼地誊抄。

  字迹工整漂亮,内容“锦绣辉煌”,

  他却不知自己正一字一字地,

  誊写着足以焚毁整个张家前途的烈火。

  ---

  而就在此时,一阵轻微的骚动引起了场内外所有人的注意。

  只见那几位学政官员低声交谈了几句,

  其中一位面色严肃、气质最为威严的中年官员

  (众考生心中猜测,大概率就是那位提学御史周大人),

  在几名随从的簇拥下,开始亲自巡视考场!

  他们沿着考棚之间的巷道缓缓而行,

  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个伏案疾书或抓耳挠腮的考生。

  风雨欲来风满楼!

  苏惟瑾的心脏有力地跳动起来,

  不是恐惧,而是兴奋。

  舞台已经搭好。

  主角(他写的文章)已经登场。

  最重要的观众(学政官员)也已就位。

  这场好戏,终于要开场了。

  他轻轻抚摸着怀中芸娘送的平安符,

  目光穿越重重高墙,

  仿似看到了那个坐在玄字柒拾叁号舍里,

  正哆哆嗦嗦誊抄着“**”的张家少爷。

  “祝你‘高中’啊,张少爷。”

  他在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句,语气冰凉。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最新章节,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