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如同暗夜中的星火,虽然微弱,却再次被点燃。她看着专心吃点心的女儿,看着她手中那支象征着知识与未来的钢笔,心中重新涌起了力量。

  她必须活下去,必须保护好莹莹,必须等到真相大白、沉冤得雪的那一天。或许,齐家,就是这个漫长黑夜中,她们可以倚靠的,唯一的路标。

  她将剩下的点心仔细收好,拿起那卷藕荷色的细棉布,比划着,开始在心里勾勒给莹莹做新衣裳的样式。生活还要继续,在等待黎明到来的过程中,她要用尽全力,为女儿撑起一方尽可能温暖的天地。

  窗外,秋风依旧萧瑟,但矮棚之内,一颗沉寂已久的心,因为一份来自少年的、纯净而坚定的善意,重新开始了缓慢而有力的跳动。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这乱世之中的一点温情,或许,正是支撑她们走下去的全部理由。

  ---

  这乱世之中的一点温情,或许,正是支撑她们走下去的全部理由。

  林婉贞的手指抚过那藕荷色的细棉布,触感柔软微凉,像清晨带着露水的花瓣。她取出针线笸箩,里面除了常用的针线,还有几本旧时描摹的花样子,以及那枚她始终舍不得当掉的鸡血石小印。小印沉默地躺在那里,是她与过去那个繁华世界唯一的、坚硬的联系。

  她选了一个简单清雅的兰草图样,用细炭笔轻轻在布上勾勒出轮廓。针尖穿过布料,发出细微的“簌簌”声,在这寂静的午后,显得格外清晰。每一针,都像是在将破碎的生活一点点缝合;每一线,都牵动着对未来的渺茫期盼。

  莹莹趴在床边,已经打开了那本崭新的《国语》课本,手指点着上面的字,小声地、磕磕绊绊地念着:“人、手、口、刀、牛、羊……”她还不认识几个字,更多是在看旁边的插图,但那双眼睛里闪烁的光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那支崭新的钢笔,被她小心翼翼地放在课本旁边,仿佛一件神圣的宝物。

  “阿娘,‘牛’字是这样写吗?”莹莹抬起头,用手指在床板上比划着。

  林婉贞停下针线,探过头去看,温柔地纠正:“嗯,差不多,这里要弯一点,像牛角一样。”她拿起那支钢笔,拧开笔帽,在旧报纸的边角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一个“牛”字。墨水流畅地洇开,形成清晰而有力的笔画。这支笔,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把钥匙,一扇窗,为她的女儿打开了一个可能通向更广阔天地的入口。

  看着女儿专注模仿的侧脸,林婉贞心中那股混合着心酸与欣慰的情绪再次翻涌。齐啸云那孩子……他送来的,何止是点心、布料和文具?他送来的是尊严,是希望,是一种被世界遗弃后,重新被人记起、被人郑重对待的温暖。

  她想起少年离开时那挺直的背影,想起他说话时沉稳而真诚的眼神。“总有云开见月明的一天……”这话由一个十岁少年说出,带着一种近乎天真的笃定,却莫名地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齐家,像一座沉默的山,在风雨飘摇之际,悄然投下了一片可供歇息的阴影。这份情谊,太重了。

  “莹莹,”林婉贞轻声开口,“齐家哥哥送我们这些东西,是雪中送炭的情分。我们如今无力回报,但这份恩情,要铭记在心。将来若有机会,定当涌泉相报。”

  莹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母亲郑重的神色,也认真地说:“我记住了,阿娘。齐家哥哥是好人,我长大了也要报答他。”

  女儿稚嫩的话语让林婉贞眼眶微热。她低下头,继续手中的针线活。兰草的叶子在她指尖逐渐成型,舒展着柔韧的线条。她自己的命运或许已如风中残烛,但女儿的人生,绝不能就此沉沦。她要为莹莹缝制一件像样的衣裳,让她即使在贫寒中,也能保有起码的体面;她要教她识字明理,让她拥有不被命运随意摆布的能力。

  阳光从破旧的窗纸缝隙漏进来,在布满灰尘的空气里投下几道细长的光柱,恰好落在莹莹手中的课本和那支钢笔上,也落在林婉贞手中那渐成衣形的藕荷色布料上。光柱中,微尘浮动,如同这纷乱时局中无数飘零的命运。但此刻,在这间陋室里,这一点光,却仿佛凝聚了所有的暖意和生机。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那少年的身影,连同他带来的这份乱世微光,已深深烙印在林婉贞的心底,成为了她在漫长寒夜里,用以取暖和辨明方向的一点星火。前路依旧莫测,但有了这点星火,她便觉得,脚下的路,似乎也不再那么漆黑一片了。

  她深吸一口气,针脚走得更加沉稳、坚定。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最新章节,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