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日常 19 开山第二天,难道要发财?(2/2)

小说:古代种田日常 作者:倾碧悠然 更新时间:2025-10-31 13:16:53
  

  何氏不想与四房牵扯过多,昨天摘柿子,白天摘了晚上就看到银子……这银子落袋为安。

  拿回来交给三房,万一栗子弄坏了,或者是没卖到钱,四房岂不是白费力气?难道四房拿不出钱,他们还真能逼着人家还债?

  说到底,天生天养的东西,四房只是搬回来,费了把力气而已。

  “行!”林振德一口答应。

  刚一点头,就被何氏掐了一把。

  何氏很尊重自家男人,既然他点头了,那还是得照办。

  往山上去时,何氏心情不太好,余氏不好多劝,林麦花想了想道:“栗子先拿回家,分一点给四婶做,她做不好,我们再拿来卖也不迟。实在不行,晒干了当饭吃。”

  何氏也是这么想的,她郁闷的点在于男人分家以后还要照顾弟弟。

  “林振德,你的儿女都过得凄凄惨惨,自身都难保,别总顾着人家。”

  林振德答应了下来。

  栗子在树上是刺球,大部分都落了地,往常林家兄弟都是把栗子瓣抠出来带回去,可这满山遍野的刺球,特别扎手,凭他们几个人,也不知道抠到什么时候去。

  今日带的麻袋比较多,林麦花扣了一会儿,手指都流血了,提议道:“娘,咱能不能把这刺球全带回去在家慢慢抠?回头这刺还能当柴火烧。”

  林振德兄弟几个都是在山上抠,其实是不希望这片栗子林被村里人发现。

  院子里摆开了抠刺球,别人肯定会打听,不说面上不好意思,说了后荷包吃亏。

  “半夜里扛回村子。”何氏拍板定下,“反正知道这片林子的人都挺多了。”

  于是几人开始将刺球往麻袋里装。

  才装半个时辰,忽然发现从另一边来了五六个人。

  对方发现栗子林里有人,疯狂地将刺球扫成一堆,意思是堆好了就是自己的。

  见状,林家几人加快了速度,两边人没打招呼,各忙各的。

  林麦花捡刺球时头也不抬,就蹲在地上不停往前挪,没多久就腰酸背痛腿发麻。

  前后不过半个时辰,林家带来的十二条麻袋全部装满,边上还有一堆小山,而满地的刺球已经被捡完,只有外围零星地还散落着几个。

  林振德心下叹气。

  得!

  今年栗子最多只有往年的六成。

  都怪老四,要是昨天来,哪轮得到别人?

  高家也是,早不扒房子,晚不扒房子,偏选在开山的第一天,可真会选时候。

  老四不来捡栗子,好歹告诉他一声啊!

  一整麻袋的刺球并不重,可这东西占地方。十几袋呢,地上还有,除非他们四人长了三头六臂,不然就真的拿不回去。

  接下来半天,几人就抠地上的那堆刺球,等着兄弟三人一起过来搬。

  林麦花手指抠得鲜血淋漓,痛得不行,干脆拿石头来砸。这栗子的价钱比柿子高,实在是抠出来也只有指尖那么点大,再把硬壳剥了,里面更少。

  何氏还念叨呢:“这么点果肉,想要做成栗子糕,指甲抠飞了都剥不了几颗,四弟妹真敢想。”她又心疼女儿,“你去附近捡柴吧,捡大点儿的,带上刀,记得打一打干草叶,小心踩着蛇。”

  林麦花也不勉强自己,起身去附近转悠。

  这大山之中,比村子附近那几片林子里的柴火多,碗口那么大的干树都有。

  她找见了就往林振德他们所在的方向拖过去,半个时辰不到,她搜遍了南边的山,北边被另一家人占了,人家也找了个干活不行的捡柴。

  开山后,村里人都会上山。

  偶尔也会遇上几波人同时发现值钱的东西,遇上讲理的,大家坐下来谈一谈分一分。谈不拢时,大打出手的也不在少数,曾经还打死过人。

  林麦花进了一片密林,一进去就感觉枝叶遮天蔽日,明明日头很烈,林子里却跟天快黑了似的,鼻息间一股腐烂的味道。

  这地方,林麦花感觉有点渗人,鸡皮疙瘩都起了一层,她正准备退走,突然发现不远处的大树桩上长着几朵比巴掌还要大的蘑菇。

  看着像蘑菇,赤红赤红的。

  原本要退走的林麦花站住了,每年开山后会流传着许多一夜暴富的传言,她听说过,这种长在树上的硬蘑菇叫灵芝,是一种药材,灵芝似乎也分几种,这种红蘑菇叫赤灵芝,好像可以卖钱。

  上山的人都各自带了一个布袋子,大概能装十来斤米,为的就是捡到精细东西有地方放。

  可林麦花看着那一堆蘑菇,感觉自己的袋子装不下,于是她上前,用柴刀将蘑菇连根割了下来全部堆一起,捞了一把干叶子盖上。估摸着对面的人应该不会走到这地方来,才快步退了回去。

  “爹,腾个麻袋给我。”

  所有的麻袋都装得鼓鼓囊囊,林振德听到女儿的话,眼睛一亮:“你找到了什么?”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古代种田日常,古代种田日常最新章节,古代种田日常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