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雷声滚过玄清观的山峦时,苏清月正在灵田移栽新育的“听风草”。湿润的泥土沾在指尖,带着雨后的腥甜,她俯身扶正歪斜的幼苗,发间的玉簪随着动作轻轻晃动——那支阿芷姑娘留下的莲簪,经过岁月浸润,簪头的金纹愈发鲜亮,与腕间的星章交相辉映。
“慢点,别压着根须。”凌尘提着水桶走来,桶沿的水珠顺着木柄滴落,在青石板上晕开小小的湿痕。他蹲下身,用瓢舀起温水,小心地浇在幼苗根部,“这是阿萤新培育的品种,说能在三月就开花,正好给观里的药圃添些生气。”
苏清月直起身,看着他专注的侧脸。晨光透过新抽芽的银杏叶,在他鬓角的银丝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那双曾在无妄海斩过噬星贝的手,此刻正轻柔得像在抚摸初生的婴孩。
“前几日收到落霞涧的信,”她接过他递来的帕子擦手,“阿竹说那里的‘凝露藤’开花了,邀请我们去看看。”
“好啊。”凌尘笑了,眼里的褶皱里盛着暖意,“正好顺路去趟青岚谷,看看他们培育的‘融雪草’长势如何。”
准备行装时,阿萤抱着个布包跑进来,里面是几件新缝的外衣,针脚细密,袖口绣着小小的星灯图案。“师父师娘,这是用去年的新棉做的,轻便还保暖。”她红着脸补充,“阿竹师兄说落霞涧的早晚温差大,让你们一定带上。”
苏清月摸着衣料上的温度,心里软得像被春水浸过。这些孩子,当年还需要她弯腰系鞋带,如今已能细致到考虑温差,时光果然是最好的培育师,让稚嫩的新苗也长成了能遮风挡雨的模样。
落霞涧的春景果然不负期待。涧底的溪流两岸,紫色的凝露藤顺着岩壁攀爬,一串串铃铛似的花苞上凝着水珠,风过时摇出细碎的响,竟真有几分“听风”的意趣。
阿竹正带着几个村民修剪藤蔓,见他们来,连忙放下剪刀迎上来:“师父师娘,你们看这藤,今年的花比去年多了三成,提炼的凝露能抵得上半副清心丹了!”他指着远处的木屋,“我按您教的法子,在屋前挖了灵泉井,村民们说喝了井里的水,连风寒都少了。”
苏清月走到井边,井口的石栏上刻着双星契的印记,井水清澈,映出她和凌尘并肩的身影。她想起很多年前,在玄清观的枯井里发现的星图,那时的他们或许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走过的路、刻过的印记,会成为别人生活里的寻常风景。
“慢点,别压着根须。”凌尘提着水桶走来,桶沿的水珠顺着木柄滴落,在青石板上晕开小小的湿痕。他蹲下身,用瓢舀起温水,小心地浇在幼苗根部,“这是阿萤新培育的品种,说能在三月就开花,正好给观里的药圃添些生气。”
苏清月直起身,看着他专注的侧脸。晨光透过新抽芽的银杏叶,在他鬓角的银丝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那双曾在无妄海斩过噬星贝的手,此刻正轻柔得像在抚摸初生的婴孩。
“前几日收到落霞涧的信,”她接过他递来的帕子擦手,“阿竹说那里的‘凝露藤’开花了,邀请我们去看看。”
“好啊。”凌尘笑了,眼里的褶皱里盛着暖意,“正好顺路去趟青岚谷,看看他们培育的‘融雪草’长势如何。”
准备行装时,阿萤抱着个布包跑进来,里面是几件新缝的外衣,针脚细密,袖口绣着小小的星灯图案。“师父师娘,这是用去年的新棉做的,轻便还保暖。”她红着脸补充,“阿竹师兄说落霞涧的早晚温差大,让你们一定带上。”
苏清月摸着衣料上的温度,心里软得像被春水浸过。这些孩子,当年还需要她弯腰系鞋带,如今已能细致到考虑温差,时光果然是最好的培育师,让稚嫩的新苗也长成了能遮风挡雨的模样。
落霞涧的春景果然不负期待。涧底的溪流两岸,紫色的凝露藤顺着岩壁攀爬,一串串铃铛似的花苞上凝着水珠,风过时摇出细碎的响,竟真有几分“听风”的意趣。
阿竹正带着几个村民修剪藤蔓,见他们来,连忙放下剪刀迎上来:“师父师娘,你们看这藤,今年的花比去年多了三成,提炼的凝露能抵得上半副清心丹了!”他指着远处的木屋,“我按您教的法子,在屋前挖了灵泉井,村民们说喝了井里的水,连风寒都少了。”
苏清月走到井边,井口的石栏上刻着双星契的印记,井水清澈,映出她和凌尘并肩的身影。她想起很多年前,在玄清观的枯井里发现的星图,那时的他们或许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走过的路、刻过的印记,会成为别人生活里的寻常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