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一脸认真地说道:“不准借僧录司的名义向强卖给寺庙香皂,这件事是私人的事,不能涉及朝廷衙门。”

  僧录司是衙门的名字。

  洪武十五年设立僧录司,归礼部管辖,掌管僧侣等相关事务。

  李若琏眉毛上堆满了愁云,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说道:“臣领旨。”

  “对了,镇抚司的情报工作做的怎么样了?”

  “回陛下的话,总体来说并不乐观。”

  “建奴南下入关时,臣让一些死士扮作百姓故意被建奴掳往辽东。臣给他们的命令是活下去,等待时机。等反攻辽东时,这些人才会起作用。”

  “不过在真正启用之前,还得排除他们叛变的可能。”

  “李闯贼那边进展也十分不利,因为他们一直在流窜,就算有消息也无法及时传回来。不过臣已经向陕西、山西一带派了些人,他们会定期向朝廷传送西边的消息。”

  “献贼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

  “嗯?没了?”崇祯抬起眼皮,看向李若琏。

  李若琏有点慌,低着头快速思考刚才的话有无遗漏。

  越想越慌。

  因为他没想到有什么遗漏。

  这就麻烦了。

  就在李若琏慌神的时候,崇祯平静地问道:“敌人内部要安插细作,明军内部也要安插眼线。”

  “宣府的阎应元,居庸关的唐通,蓟州的高第,山海关的吴三桂,京师的刘文耀,还有黄得功,黄蜚,郑芝龙、郑成功,袁继咸,秦良玉...”

  “眼线可以是小兵,也可以是将领。平日里不需要他们传递消息,只需在关键时刻送出关键消息即可。”

  李若琏听闻后浑身一震,这位大明皇帝的疑心还是那般重!

  崇祯知道李若琏此刻心中的想法,笑着说道:“朕不是不信任他们,而是免得让他们遭受无端猜忌。届时一旦有人诬告,朕会在第一时间得知真假。”

  “多谢陛下教诲,臣明白了。”

  “退下吧。”

  ......

  二月二十二,福建泉州府安海镇。

  安平府门外,车水马龙。

  崇祯三年春,郑芝龙在安海镇筹建郑府,历时三年多完工,完工后郑芝龙给郑府取名为安平府。

  整个安平府占地一百三十八亩,规模宏大,比藩王府邸还要奢华。

  两个商人模样的人拿着拜帖来到安平府门外,对着门口的家丁深施一礼:“请问这里是郑府吗?”

  门口的四个家丁体型矫健眼神犀利,一看就是行伍出身。

  其中一个家丁右手摸着刀柄,皱着眉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有什么事?”

  “我们是北直隶的商人,我叫董辽,他叫董东,想拜见郑大人商谈通贩洋货一事。”

  家丁立刻说道:“我们老爷有令,最近军务繁忙,谁都不见!”

  两个商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商人从怀里拿出一个装着银子的布袋,连同手里的拜帖一起递了过去,并说道:“劳烦阍侍帮忙通禀一声,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最新章节,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