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可还记得,翊此前向你举荐的太史子义吗?”

  李翊知刘备近日手中事务繁多,一时忘却也正常,便提醒道:

  “这位老妪便是太史慈之母,现已被子龙平安带回。”

  刘备大喜,先表子龙之功,然后亲自去接见太史夫人。

  以上宾之礼,盛情款待。

  席间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刘备已是省一把手,却对平民关怀倍至。

  这些太史夫人都看在眼里,她能教出太史慈这样使命必达的义士,自己当然也是个明事理的人。

  前方刘备在平原时,就曾为大义,无偿救援北海百姓,这使太史夫人对刘备敬佩有加。

  如今,又是刘备派人来,在两军交战之时,于乱军之中将她从泰山兵的刀锋中救下,这些敬佩之余更怀感激。

  由于刘备只口不提太史慈一事,李翊知道由他说出来不好,便自己开口主动提:

  “久闻夫人膝下有一子,名慈字子义,向者正是此子来平原求于我主。”

  “今我主在徐州大展宏图,身边正好缺少志同道合者共事。”

  “夫人何不令子义来徐州,我当向使君作保,必有重用。”

  太史夫人早有此意,说道:

  “老身久闻刘使君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屈身下士,恭己待人。”

  “以仁义著称,世之黄童、白叟、牧子、樵夫皆知其名。”

  “真当世之英雄也!”

  “吾儿若能辅之,正得其主矣。”

  “只是他前日受老友相邀,准备去往扬州,不过应该还未走远。”

  “待我书信一封,将之唤回!”

  汉朝推行孝道,父母的话语权很重,太史慈这样的孝子一旦收到母亲的书信必然回来。

  何况他才没走两天,应该没过多久就能赶回来。

  李翊当即命人取来白纸笔砚。

  太史夫人提笔,李翊亲自为她磨墨。

  “夫人,写的好字啊!”

  李翊在一旁赞叹,暗道这位太史夫人果然不是普通人。

  古代有句话,叫做穷文富武。

  意思是读书人还能够从事一定的生产劳动,而练武的则是完全脱离了生产。

  并且纸张在汉朝并未完全推广普及,学文的成本也非常高。

  太史慈文武双全,连他的母亲还能够识文断字。

  这家庭别的不说,至少祖上肯定阔过。

  太史夫人很快写好了书信,交给李翊,李翊即命人派出四支小分队,星夜去追。

  务必要将太史慈召来徐州相会。

  刘备会心一笑,一切都在李翊的料算之中。

  那边徐盛等人也已经洗完了澡,褪去了一身的疲惫,刘备这才邀请众人来客房吃晚饭,好酒好肉不断地被庖人呈上。

  北海的文武大臣,与徐州的文武大臣坐在一起,大家相谈甚欢。

  王脩虽为文人,但此次面对泰山寇,上马提刀砍人的事迹,也很快传开了。

  不少武人都以好奇的姿态围过来跟他交流。

  “……哈哈,先生叫叔治,我也叫叔至,你我大有缘分。”陈到坐在王脩身边笑道。

  王脩倒不是寻常文人那般迂腐,开得起玩笑,很快便跟刘备这些武将打成一片。

  李翊看在眼里,他有意让陈到这些人去跟王脩打好关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