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孔融严选,他算是北海为数不多的人才了。

  孔融现在来徐州,王脩自然如同嫁妆一般一并归附到刘备麾下。

  大家以后就是同事了,没必要太过拘谨。

  刘备趁着席上大伙都在,为众人一一表功。

  等到了徐盛时,便主动开口询问:

  “不知文向有意文事还是武功?”

  “若是文事,州内倒有诸多县乡缺少管事,公可自选一县,上去赴任。”

  随着刘备地盘的不断扩大,人事越来越缺。

  他也不好随便启用一些不熟悉的人才,只能让武人去顶,便当是培养他们的政治能力了。

  就连赵云、田豫都有分配到县令的工作。

  当然了,田豫是六边形人才,治理一郡都不在话下,何况一县?

  而赵云作为未来蜀汉正厅……(级)干部,政治天赋肯定也不差。

  刘备接着说道:

  “如今徐州放定,兵马亟待整顿,军中正缺几个屯长,若是文向不嫌弃,明日也可去军中赴职。”

  “待熬下一定资历,或者立了战功之后,再与文向升迁。”

  屯长已经是中尉级高官了,徐盛此次参加青徐之战有功。

  一下子从一个平头百姓,升迁为屯长,是合情合理的。

  刘备赏罚分明,这个安排并无不妥。

  从刘备的意愿来看,他明显更希望徐盛去掌管一县。

  因为徐州太大,刘备真的太缺人事管理了。

  只要徐盛掌文事,他就能直接成为全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妥妥的正……(处)级干部。

  屯长相当于中尉,权力是远远比不上县令的。

  徐盛为刘备的诚意所动,起身大礼参拜:

  “盛本布衣,无甚恩德,竟得使君如此错爱,盛感激不尽。”

  “盛不通经史,蒙使君不弃,盛愿在军中与诸位兄长一起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从即日起,为使君爪牙,犯徐州疆土者,盛必击而破之!”

  徐盛到底还是拒绝了文事。

  从历史上看,徐盛绝对有能力胜任一县之长的能力。

  兴许是他觉得这个位置于他目前的功绩而言还是太高了,屯长刚合适。

  不想破坏刘备赏罚分明的法度。

  ……

  第二日,刘备将手下有功之臣一一封赏之后,又将北海来的人一并安置了。

  然后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搞屯田。

  徐州被老曹屠了之后,已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刘备本想上任之后,直接开始与民生息。

  奈何李翊力劝老刘先一统徐州,然后再种田。

  老刘最终顶住了各方的压力,成功将徐州五指握紧成拳,只待蓄足力量,将来有朝一日能够打出去。

  很快,州府要屯田的命令开始在各县发放。

  上到大员高官,下到一县小吏,统统要配合政府工作。

  收拢流民,分配田地,采购种子农具。

  以鲁肃为首的大户人家,地方豪强,则配合出耕牛工具。

  至于有主的田地,则用糜竺、陈珪等世家的力量去协调。

  田地被占了去的,由政府出钱补偿。

  尽管中间也有极少数的人不配合政府工作,但在各方力量的协调下,倒也没出什么岔子。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