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阿贝已收拾妥当。周氏特意为她梳了头,将乌黑的发辫盘成两个团髻,系上水蓝色的头绳,越显伶俐可爱。
“今日镇上逢大集,人多事杂,早去早回。”周氏再三叮嘱,将包好的绣帕塞进阿贝怀中,“若有人问价,不得低于三十文。”
阿贝连连应声,拎起小篮跳上岸。篮中整齐叠放着五方绣帕,皆是近日精心所作。最上面一方绣着鸳鸯戏水,针脚细密,色彩鲜活,仿佛能听见水声潺潺。
运河镇比平日热闹数倍。四乡八村的农人渔户赶集而来,沿街摆开摊子,叫卖声此起彼伏。阿贝在集市角落寻得一处空位,铺开蓝布,将绣帕一方方展平。
起初无人问津,直到日头升高,才有几位姑娘媳妇围拢来看。
“这小娘子的绣工真好!”一个穿着桃红衫子的年轻妇人拿起那方鸳鸯帕,爱不释手,“多少钱?”
阿贝想起母亲嘱咐,壮着胆子道:“四十文。”
妇人略一迟疑,竟爽快付了钱。另外几方绣帕也很快售出,最后只剩一方素净的梅兰竹菊图。
日头渐烈,阿贝抹了把额角的汗,正待收摊回家,忽听身后一声惊呼。
“哎呀!这绣活...”
阿贝回头,见一位衣着体面的老先生正俯身细看她的绣帕。老先生约莫五十年纪,穿着灰色长衫,戴金丝眼镜,手中一把折扇,不像本地人。
“小姑娘,这绣帕是你的?”老先生抬头,目光如炬。
阿贝点头:“是俺绣的。”
老先生眼中闪过惊讶,拿起绣帕对着光细看:“这套针用得妙!瞧这竹叶,疏密有致,墨色分明,竟有几分沈绣的风骨。”他忽又摇头,“不对,这兰花的针法又似顾绣一派...小姑娘,师从何人?”
阿贝老实回答:“俺娘教的。”
“你娘是...”老先生追问。
“莫周氏,运河上的渔家妇。”
老先生捻须沉吟,显然不信。这时,一个油头粉面的胖男人挤过来,高声打断:“刘掌柜!可找到您了!不是说好去看新到的绸缎吗?”
被称作刘掌柜的老先生却摆摆手:“李老板稍候,我先问完这小姑娘的话。”他转向阿贝,语气温和,“小姑娘,这样的绣帕还有吗?”
阿贝摇头:“今日就这些。”
刘掌柜面露惋惜,从怀中取出名片:“老夫是沪上‘瑞丰祥’的掌柜。若你还有绣品,可按这个地址送来,价钱好商量。”
旁观的李老板瞪大眼睛:“刘掌柜,您没搞错吧?收一个渔丫头的绣活?”
刘掌柜正色道:“李老板有所不知,这绣工放在沪上也是上乘。尤其是这针法,既有苏绣的精细,又带点说不出的灵气...”他忽又想起什么,“小姑娘,可否告知令堂名讳?可是姓顾?”
阿贝茫然摇头。这时,一阵喧哗从街口传来。
“让开!都让开!”几个黑衣汉子推开人群,簇拥着一个戴瓜皮帽的中年男子走来。那男子手持折扇,腰间佩玉,一副士绅派头,眼神却透着精明。
李老板顿时满脸堆笑迎上去:“赵爷!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被称作赵爷的男人并不搭理,目光直射阿贝摊上的绣帕:“刚听说集市上出了好绣活,就是这?”
刘掌柜皱眉:“赵会长也对此有兴趣?”
赵会长皮笑肉不笑:“刘掌柜有所不知,本镇绣品交易皆由商会统管,不得私相授受。”他拿起那方梅兰竹菊帕,瞥了一眼,“针法粗陋,也敢拿出来丢人现眼?”
阿贝气得涨红脸:“你胡说!这帕子明明...”
“嗯?”赵会长眼神一厉,“小丫头还敢顶嘴?来人,收了这些劣货!”
黑衣汉子应声上前。刘掌柜横跨一步拦住:“赵会长,欺负一个小姑娘,未免有**份吧?”
赵会长冷笑:“刘掌柜,你一个外人,少管闲事为好。”
正当争执时,一个清亮的声音传过来:“好热闹啊!赵会长又在发扬商会威风了?”
众人回头,见一个青年男子摇着折扇缓步走来。男子约莫二十年纪,穿着洋派西装,梳着整齐的分头,眉眼间带着几分玩世不恭。
赵会长脸色微变:“齐二少?您怎么...”
被称作齐二少的青年不理他,径直走到摊前拿起绣帕,吹了声口哨:“果然好绣工!赵会长,你说这针法粗陋?”他嗤笑一声,“莫非是你那双眼睛该找医生瞧瞧了?”
赵会长脸色青白交错,却不敢发作。齐二少转而向阿贝笑道:“小姑娘,这帕子我要了,多少钱?”
阿贝尚未回答,刘掌柜急忙道:“齐二少,老夫愿出五十文!”
“我出一百文!”齐二少挑眉。
“一百五十文!”
“二百文!”
围观众人哗然。一方绣帕卖到二百文,简直是天价!阿贝不知所措地站着,眼看两位贵人竟当街竞起价来。
“今日镇上逢大集,人多事杂,早去早回。”周氏再三叮嘱,将包好的绣帕塞进阿贝怀中,“若有人问价,不得低于三十文。”
阿贝连连应声,拎起小篮跳上岸。篮中整齐叠放着五方绣帕,皆是近日精心所作。最上面一方绣着鸳鸯戏水,针脚细密,色彩鲜活,仿佛能听见水声潺潺。
运河镇比平日热闹数倍。四乡八村的农人渔户赶集而来,沿街摆开摊子,叫卖声此起彼伏。阿贝在集市角落寻得一处空位,铺开蓝布,将绣帕一方方展平。
起初无人问津,直到日头升高,才有几位姑娘媳妇围拢来看。
“这小娘子的绣工真好!”一个穿着桃红衫子的年轻妇人拿起那方鸳鸯帕,爱不释手,“多少钱?”
阿贝想起母亲嘱咐,壮着胆子道:“四十文。”
妇人略一迟疑,竟爽快付了钱。另外几方绣帕也很快售出,最后只剩一方素净的梅兰竹菊图。
日头渐烈,阿贝抹了把额角的汗,正待收摊回家,忽听身后一声惊呼。
“哎呀!这绣活...”
阿贝回头,见一位衣着体面的老先生正俯身细看她的绣帕。老先生约莫五十年纪,穿着灰色长衫,戴金丝眼镜,手中一把折扇,不像本地人。
“小姑娘,这绣帕是你的?”老先生抬头,目光如炬。
阿贝点头:“是俺绣的。”
老先生眼中闪过惊讶,拿起绣帕对着光细看:“这套针用得妙!瞧这竹叶,疏密有致,墨色分明,竟有几分沈绣的风骨。”他忽又摇头,“不对,这兰花的针法又似顾绣一派...小姑娘,师从何人?”
阿贝老实回答:“俺娘教的。”
“你娘是...”老先生追问。
“莫周氏,运河上的渔家妇。”
老先生捻须沉吟,显然不信。这时,一个油头粉面的胖男人挤过来,高声打断:“刘掌柜!可找到您了!不是说好去看新到的绸缎吗?”
被称作刘掌柜的老先生却摆摆手:“李老板稍候,我先问完这小姑娘的话。”他转向阿贝,语气温和,“小姑娘,这样的绣帕还有吗?”
阿贝摇头:“今日就这些。”
刘掌柜面露惋惜,从怀中取出名片:“老夫是沪上‘瑞丰祥’的掌柜。若你还有绣品,可按这个地址送来,价钱好商量。”
旁观的李老板瞪大眼睛:“刘掌柜,您没搞错吧?收一个渔丫头的绣活?”
刘掌柜正色道:“李老板有所不知,这绣工放在沪上也是上乘。尤其是这针法,既有苏绣的精细,又带点说不出的灵气...”他忽又想起什么,“小姑娘,可否告知令堂名讳?可是姓顾?”
阿贝茫然摇头。这时,一阵喧哗从街口传来。
“让开!都让开!”几个黑衣汉子推开人群,簇拥着一个戴瓜皮帽的中年男子走来。那男子手持折扇,腰间佩玉,一副士绅派头,眼神却透着精明。
李老板顿时满脸堆笑迎上去:“赵爷!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被称作赵爷的男人并不搭理,目光直射阿贝摊上的绣帕:“刚听说集市上出了好绣活,就是这?”
刘掌柜皱眉:“赵会长也对此有兴趣?”
赵会长皮笑肉不笑:“刘掌柜有所不知,本镇绣品交易皆由商会统管,不得私相授受。”他拿起那方梅兰竹菊帕,瞥了一眼,“针法粗陋,也敢拿出来丢人现眼?”
阿贝气得涨红脸:“你胡说!这帕子明明...”
“嗯?”赵会长眼神一厉,“小丫头还敢顶嘴?来人,收了这些劣货!”
黑衣汉子应声上前。刘掌柜横跨一步拦住:“赵会长,欺负一个小姑娘,未免有**份吧?”
赵会长冷笑:“刘掌柜,你一个外人,少管闲事为好。”
正当争执时,一个清亮的声音传过来:“好热闹啊!赵会长又在发扬商会威风了?”
众人回头,见一个青年男子摇着折扇缓步走来。男子约莫二十年纪,穿着洋派西装,梳着整齐的分头,眉眼间带着几分玩世不恭。
赵会长脸色微变:“齐二少?您怎么...”
被称作齐二少的青年不理他,径直走到摊前拿起绣帕,吹了声口哨:“果然好绣工!赵会长,你说这针法粗陋?”他嗤笑一声,“莫非是你那双眼睛该找医生瞧瞧了?”
赵会长脸色青白交错,却不敢发作。齐二少转而向阿贝笑道:“小姑娘,这帕子我要了,多少钱?”
阿贝尚未回答,刘掌柜急忙道:“齐二少,老夫愿出五十文!”
“我出一百文!”齐二少挑眉。
“一百五十文!”
“二百文!”
围观众人哗然。一方绣帕卖到二百文,简直是天价!阿贝不知所措地站着,眼看两位贵人竟当街竞起价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最新章节,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 三七书屋!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最新章节,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 三七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