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包车重新启动,汇入车流。

  齐啸云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却不期然地再次浮现出那双明亮、倔强,带着江南水汽却又充满生命力的眼睛。还有她那利落得近乎莽撞的动作,以及拒绝他帮忙时那干脆的语气。

  “阿贝……”他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一个有趣的、与这浮华沪上似乎格格不入,却又顽强扎根于此的姑娘。

  只是,这短暂的印象,很快便被接下来繁忙的公务所冲散。他需要查阅的账目,需要拜会的客户,需要厘清的人情关系,堆积如山。直到傍晚时分,他才得以在齐氏企业总部的档案室里,获得片刻清净。

  他并非特意来此,只是白日里处理一桩与旧海关单据有关的纠纷时,遇到些疑点,想来查查往年的存档案例作为参考。档案室里充斥着纸张和灰尘混合的气息,高大的档案柜如同沉默的巨人,排列整齐。

  在寻找所需卷宗时,他的手指无意间滑过一个标记着“七年期特别稽查案·莫”的厚重文件夹。动作微微一顿。

  “莫”这个姓氏,在沪上商界,尤其是在他齐家的记忆里,有着特殊的分量。那是与他父亲齐鸿轩称兄道弟的莫隆伯父的姓氏,也是那个早已凋零、只剩下母亲林氏和女儿莹莹艰难度日的家族。

  鬼使神差地,他抽出了那份文件夹。灰尘在从高窗斜射而来的夕阳余晖中飞舞。

  文件夹里,是七年前那场震惊沪上的“莫隆通敌案”的相关稽查报告副本——当年齐家为了自保和暗中周旋,也动用了关系弄到了一些非核心的案卷材料。他从未仔细翻阅过,父亲也严禁他深究,只说是莫家命数如此,齐家能保全林氏母女已是不易。

  他修长的手指一页页翻过那些泛黄的纸张,上面是冰冷而公式化的记录,罗列着所谓的“证据”:与北方某军阀的密电往来抄件(经手人指认莫隆),几笔去向不明的大额资金流转(账户关联模糊),以及一些语焉不详的证人证词。

  起初,他并未察觉异常。这些“证据”链,至少在表面上看,似乎能自圆其说。直到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份关于资金流转的附属说明文件上。那上面有一个经办人员的私章印记,很小,很模糊,若非他心细,几乎会忽略过去。

  那印章的纹样……他似乎在哪里见过。

  他凝神细看。印章的图案似乎是一头抽象的、盘踞的猛兽,具体形态难以辨认,但那独特的构图方式,尤其是兽首回望的姿态,让他感到一丝莫名的熟悉。他迅速在脑中搜索着记忆。商会联合会的标识?不是。几家大洋行的标记?也不是。

  忽然,他想起去年随父亲参加一次军政界的晚宴,席间曾与那位如今权势煊赫的赵坤赵参议有过一面之缘。当时赵参议与人谈笑风生,随手在用过的餐巾上盖了一个私章作为留念,那印章的图案……

  齐啸云的心跳,在寂静的档案室里,陡然漏跳了一拍。

  虽然记忆模糊,无法完全确定,但那回望的兽首姿态,极其相似!

  赵坤?当年莫隆伯父的政敌之一,也是在那场风波后获利最大、迅速上位的人物。他的私章印记,怎么会出现在构陷莫隆的“证据”链的附属文件上?是巧合?还是……

  齐啸云的眉头深深锁起,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模糊的印痕。窗外,沪上的夜色正缓缓降临,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将这个城市的繁华与秘密一同笼罩。

  白日街角那双倔强的眼睛,与手中这页沉重而疑点重重的旧纸,仿佛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维度,产生了某种微妙而隐晦的关联。一种山雨欲来的预感,悄无声息地漫上他的心头。

  他合上文件夹,将其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动作轻缓,如同触碰一个沉睡多年的禁忌。

  夜,还很长。而某些沉埋的真相,似乎正借着微不足道的偶然,试图撬开坚硬的现实外壳,透出一丝微弱的光。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笔趣阁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最新章节,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